2024-09-05 15:50:08 | 特招生
在新的高考中,考生的志愿填报规则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平行志愿填报单位已从以前的“学院”改为“专业(班)+学院”,最大数量已从12个改为96个,那么该如何填报呢?
如果可以填写96名志愿者,一般采用“专业(班)+学校”的模式。以下是如何填写这种自愿填写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在填写志愿者时,考生可以自由匹配学校和专业的组合,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填写同一所学校的多个专业。这96名志愿者不需要完全填写。你仍然需要根据自己的选择来选择号码。
学生可以同时填写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如果你想填写a学校的专业1和B学校的专业2,你需要在填写志愿者时填写“专业1+学校a”和“专业2+学校B”。
你也可以同时填写不同专业的同一所学校。例如,如果你想填写a学校的专业1和a学校的专业2,你需要在填写志愿者时填写“专业1+学校a”和“专业2+学校a”。
你也可以填写同一专业的不同学校。例如,如果你想填写一个专业的不同学校,比如a学校的专业1和B学校的专业1,你需要填写“专业1+a学校”和“专业1+B学校”。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有模式下,考生在转学到学院后可能会转学到学院的其他专业;在“专业(专业)+学校”模式下,考生直接转入学校的具体专业,不进行专业调整。
1、分数优先
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投档 特招生
考生高考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总成绩,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顺序投档;如仍相同,则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的同分同位次考生全部投档。
2、一轮投档
专业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到其中一个专业志愿,其余专业志愿立即失效。
即使考生被投档的专业退档,也不会再参与后面志愿的投档,需要在下一次重新填报志愿。
3、遵循志愿
对考生来说,虽然是平行志愿但有先后之分。
专业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位次、志愿顺序进行。投档系统对考生所填报的96个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先检索第1志愿,符合条件就投档,不符合条件立即检索第2志愿,依此类推。
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志愿并投档,后续志愿立即同时失效。96个志愿中即使有多个符合条件的志愿,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只投档到排在最前面的那个符合条件的志愿。
所以对考生来说,精心安排志愿次序非常重要。
山东省新高考志愿填报没有服从调剂。“专业类+学校”这种新高考模式不存在专业调剂。
专业+院校的模式取消专业调剂。所有志愿都是平行志愿,不会出现以往因为分数调剂到不喜欢专业的情况。
2023新高考96个志愿一般会被第一个录取
一般会被第一志愿个录取。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很重要,也就是说第一志愿最好不要报得太高,否则很容易不被录取。如果你被第一志愿录取了,那么以后你再填报任一个学校都不会被录取了,填报志愿的过程中,。
如果能正确把握填报志愿的梯度,就能增加被录取的几率。
新高考96个志愿填报方法
1、同们可以将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同时填报,如要想要填报学校A的专业1和学校B的专业2,则需要在新高考填报平行志愿时填写为“专业1+学校A”、“专业2+学校B”。
2、可以同时填报不同专业的相同学校,例如想要填学校A的专业1和学校A的专业2的话,则需要在新高考填报志愿时填写为“专业1+学校A”、“专业2+学校A”。
3、新高考平行志愿还可以填报相同专业的不同学校,例如想填某个专业的不同学校,如学校A的专业1和学校B的专业1,则需要这样填“专业1+学校A”、“专业1+学校B”。
4、在新高考平行志愿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依然可以使用,只不过需要根据各省允许填报的志愿数合理分配,一般各三分之一左右较为合适。
新高考96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1、分数(等级)优先级:指先将考生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序,从最高分(排名)开始排序;
2、跟随志愿者:新高考志愿录取原则依次检索每位考生填写的80项志愿。如果候选人满足第一个志愿项目的
备案要求,将被归档在第一个自愿性项目中;如果不满足第一个自愿项的备案条件,然后它的第二个志愿者项目被检索……等等。一旦候选人被录取参加志愿计划,不会继续寻找后续志愿者。
3、一次备案:对于同一个候选人,80名志愿者的顺序很重要,按照新高考志愿顺序,依次备案,一旦招生计划号还在,候选人被录取,不被录取,后续志愿也将作废。
特招生(https://www.te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96志愿录取平行原则的相关内容。
96志愿录取平行原则如下:
第一,分数优先,即先从最高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和投档。“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是从高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投档。
第二,志愿优先,新高考志愿顺序对考生有先后之分。对考生来说,专业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分数、志愿顺序进行。
计算机对考生所填报的相关批次的96个志愿依次进行检索,先检索第1个志愿,符合条件就投档,不符合条件立即检索第2个志愿,以此类推。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志愿并投档,后续志愿立即同时失效。
第三,新高考平行志愿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专业平行志愿均实行一轮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到其中一个专业志愿不管有没有被录取,其余专业志愿都会失效。即使考生被投档的专业退档,也不会再参与后面志愿的投档。
同学们可以将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同时填报,如要想要填报学校A的专业1和学校B的专业2,则需要在新高考填报平行志愿时填写为“专业1+学校A”、“专业2+学校B”。
可以同时填报不同专业的相同学校,例如想要填学校A的专业1和学校A的专业2的话,则需要在新高考填报志愿时填写为“专业1+学校A”、“专业2+学校A”。
以上就是山东新高考96个志愿怎么填 录取规则是什么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特招生。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特招生:www.tezhaosheng.com2022新高考96个志愿怎么填报方法是什么 一般按照“冲、稳、保”三原则,96个志愿可以按比例划分数量。40%上冲,35%稳,25%保底。上冲,是指报志愿时选择明显超过自己分数的专业和学校,一般按照分数上冲10-30分估计。 新高考96个志愿填报方法 般来说96个志愿可以分为三种比例来排序: 1、冲稳保的比例为3:3:3,冲的志愿填32个,稳的志愿填32个,保的志愿填32个;
新高考96个志愿怎么填报 新高考96个志愿填报方法:首先,考生应当确定专业方向。 首先,考生应当确定专业方向。考生应当想明白搞清楚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上大学并非考生的终极目的,仅仅是学习生涯的延续,但是大学所学的专业却直接影响或者决定着大多数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所以每一名考生都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确定今后的大体职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依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专业。
新高考志愿顺序影响录取吗?附新高考96个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对于很多家长和考生来说,临近高考志愿填报,但还是对于志愿填报的录取规则了解都不是特别透彻,经常有很多的问题,尤其是新高考省份的家长和考生,更觉得规则复杂,那么新高考志愿顺序影响录取吗?我就为大家解答,并带来新高考96个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一、 新高考 志愿 顺序影响 录取 吗? 目前我国不管是旧高考还是
山东新高考录取规则 山东新高考录取规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根据2023年山东高考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按照多次模拟,一次投档的原则,先分科类将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照顺序对考生逐个进行投档,每轮投档都是一次性,如果入档后被退档的话,那么就只能进入下一批次投档录取或者是征集志。 即对同一段尚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根据山东考生所填报专业院校的顺
2023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广东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1)志愿单位。 新高考改革前以“院校”为志愿填报单位,1所院校即为1个志愿,按“1所院校+多人专业”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新高考改革后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1所院校将拆分若干院校专业组,1个院校专业组即为1个志愿,按“院校专业组+专业(类)”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 (2)志愿数量 新高考改革后普通类本专
山东96个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山东96个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如下: 一、山东新高考96个志愿录取规则是什么 录取原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即对同一段尚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根据考生所填报专业院校的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专业院校,直到被录取。 常规批。包括未列入提前批和特殊类型批的其他本、专科招生。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
山东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山东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如下: 普通类: 普通类分为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三个录取批次。 根据考生夏季高考总成绩,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普通类一段线,按照普通类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普通类二段线,作为考生参与录取的最低控制线,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0.5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艺术类: 艺术类分为本
提前批顺序志愿录取规则是什么 顺序见下面: 对提前录取的院校,按照不同层次和特点分别确定每个学校的控制分数线,招生学校按有关规定确定调阅考生档案数,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对体检要求很严格的,而且大部分提前批次的院校录取分数较高,军事和公安司法类的都是在第二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 提前批是一本还是二本 提前批不是一本也不是二本, 所谓的提前批,就是在一本批次之前
2024-02-22 10:05:44
2024-02-11 06:45:42
2024-02-22 10:20:01
2024-02-06 03:45:01
2024-01-18 05:36:27
2023-12-14 22: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