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6 14:57:06 | 特招生
浙江填志愿可以填5个学校。
普通类平行录取志愿设置:
实行专业平行志愿。以1所学校的1个专业(类)作为1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
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录取办法分别按相关规定执行。艺术第一批文化控制分数线原则上按不低于普通类一段线的75%划定,经教育部批准可自主划定文化控制分数线的由招生高校自主划定。分段录取时,如第一段投档录取后已完成全部计划,则第二段志愿填报工作不再进行。
艺术类志愿设置:
艺术第一批为传统志愿,设院校志愿2个,每个院校志愿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艺术第二批为专业平行志愿。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30个志愿;各类别志愿不能同时兼报,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类别填报。
有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院校在对专业服从考生进行调剂录取时,须先审核考生选考科目是否符合要求。
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
1、预填志愿样表
可从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下载2022年福建省高考考生志愿填报样表,进行预填和修改。正式上网填报志愿时再按照志愿样表内容进行录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填报志愿失误。
2、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网填报
志愿填报有时限要求,每一轮次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如果考生错过了规定的填报志愿时间,不能补填。所以,考生务必注意志愿填报的截止日期。
3、必须适当提早上网填报
建议不要集中在最后一天填报,更不要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之前的半小时、一小时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以免影响自己顺利填报志愿。以往有的考生踩点填报,结果事情一耽搁或网络不顺畅报不上。
4、必须保管好个人账号和密码
考生个人信息(含成绩、志愿、录取等信息)只能凭考生本人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查询。由于个人原因,发生账号和密码被盗,造成信息泄露、志愿被冒充填报或修改,责任由考生本人自负。
以上数据出自大学生必备网。
2021浙江高考能报几个志愿?
问: 2021浙江高考能报几个志愿?
答: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这样计算下来的话,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个院校专业可选,如果报的不高的话,有很大可能被录取。
怎么填志愿选大学
第一:一般来说填志愿是平行志愿,可以同时填四个学校,每个学校还可以填写6个专业,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如果你的填写的第一个学校分数达不到的话会自动投档到第二个学校,第三个到第四个这样,如果都没有学校接收你档案的话会重新退回来。
第二:填写志愿每个学校和专业都要认真选择和填写,填写志愿之前也一定要查询所要填报学校最近几年接收的分数线,分析自己是否达到这个分数线再填报。 特招生
第三:如果你考的分数比较高的话,首选应该是“985”类大学,这是国内比较好的大学,其次再选择“211”类大学,最后再选择一本类排名比较好的大学。
第四:一般来说高出去年学校录取分数线大概20分左右这样是比较有把握的,也有刚过线就录取的情况,而且优先投档第一志愿,因此第一志愿可以大胆点填,第二志愿可以慎重点填,第三志愿稳重点填,第四志愿降低点填,保底。
第五:还要选好专业,首先选的第一个当然是自己最想要学的专业,选的专业也是填写的学校比较的专业,如果第一个专业人数招满了的话,会退到第二个专业的,然后再第三个直到选第六个,还有服从调剂的,如果都招满的话会你又服从调剂的话,会给你分到比较冷门的专业,所以专业也要慎重考虑哦。
第六:如果填写的四个志愿都没有被录取的话,只能在补录的时候重新填写志愿了,但是补录的话可能选不到比较好的学校了,补录又没有学校接收你的档案的话,那你只能复读啦。
高校专项计划可以让同学们在高考时录取更有优势,但是在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的同时,同学们也对它存在许多疑问,例如:“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 、几个志愿、几个专业 ” 等问题。本期我将围绕这几个问题为 大家 带来详细的解答。
一、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 几个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2021年“高校专项”招生工作如期进行中,各校招生简章已全部公布。2021年共有95所招生院校,但每所高校限报数量的要求都不一致,部分院校限报1所,部分院校限报3到5所,少数院校可以全部选择。 (注:1所院校即为1个志愿)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最早于4月10日起开始报名,报名截止4月底,具体报名时间以各高校实际安排为准。打算参加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考生请及时关注有关高校的招生消息。在此,我对2021年各高校专项计划名单进行了汇总,供广大考生和家长参考。具体名单如下:
关于高校专项计划填报志愿,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 该校 在录取时如果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将进行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时有可能降分投档。
二、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专业?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报考专业需要看各个学校的要求,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1、在参加高校专项计划的审核后会给定专业的院校(即限定专业)
例如,中山大学在通过复试之后是会给定专业的,那你在填报志愿时只能报考这个专业;如若你报考其他的专业,就代表你已经放弃了高校专项计划。
2、没有明确指定专业的院校(含下方两种情况),如果招生专业的个数大于等于6,那么你可以填报6个。
第一,在四五月份申请时,高校没有公布具体专业,那么你就要等填报志愿的时候,只要你能通过审核的院校在你们省份高校专项计划所招收的专业,那么你就都能报考该高校的专业。
第二,在四五月份申请了部分专业,但你可能在当时没有考虑清楚填报专业的顺序,现在想更换一下它们的次序。这完全没有问题,只要相关专业有在你们省份进行招生,那么在这些专业内你可以随意调换顺序,可以不用与申请表上所申请的专业一致。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相关内容的解答, 希望对 参加专项计划招生的考生 有所帮助 。
以上就是特招生整理的浙江填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浙江高考能报几个志愿?)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特招生。2024年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2024年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 1、分数优先 由于高考采用分数值统计排名,故而分数的高低基本决定了考生的最终选择。分数优先,是指每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会优先录取。 2、遵循志愿 每个考生都会有填写院校顺序,计算机投档,会按照考生填报顺序录取。 3、一次投档,不再补档 一般院校
报军校志愿可以填几所大学 报军校志愿可以填一所或二所大学。 报志愿名额限制: 2023报考生长军官(警官)院校考生,可以填报三个志愿,即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三个志愿按照心仪的等级进行排序,采用“冲稳保”的填报志愿策略,十分心仪的专业冲一冲,概率录取的专业稳一稳,能够上岸的专业保一保。 一来既给了战友想上某所固定心仪院校的选择权利,以免后期心生后悔与遗憾;二来递进的
高考一本可以填报几个志愿啊? 高考志愿一个学校可以报4至6个志愿。可以填四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六个专业,注意代码一定要填准确。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统会出来二本的志愿填报,你可以继续填,也可以选择不填。如果你考上的是二本,填完了之后也可以继续填三本的。填报学校的时候,注意第一个学校可以填的稍微高一点,就是比你高考成绩排名稍微高500名左右,第二个和第三个填和你的高考成绩排
在部队考军校可以填几个志愿 1、高考填报志愿时,军校和国防生是在同一个批次填报,都是在提前批填报志愿。 2、提前批的志愿都是顺序志愿,只能填报一个或二个学校,而顺序志愿在投档录取的时候都是首先录取第一志愿填报的学校,只有第一志愿没有招够人数,才会开第二志愿。而军校几乎没有开第二志愿的时候 3、所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还是应该重视第一志愿,即使军校国防生同时填报,第二志愿填报的学校也应该
报军校志愿可以填几所大学 报军校志愿可以填一所或二所大学。 报志愿名额限制: 2023报考生长军官(警官)院校考生,可以填报三个志愿,即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三个志愿按照心仪的等级进行排序,采用“冲稳保”的填报志愿策略,十分心仪的专业冲一冲,概率录取的专业稳一稳,能够上岸的专业保一保。 一来既给了战友想上某所固定心仪院校的选择权利,以免后期心生后悔与遗憾;二来递进的
强基计划能报几个学校 原则上 强基计划 能够报所有有强基计划的学校,但是部分学校为了避免学生出现广撒网的情况,往往会要求报名本校强基计划的学生限报几所或一所学校,这属于学校内部规定,每所学校的规定是不同的,需要学生自行查询该学校强基计划的方案。 根据往年强基计划,我们可以大略知道该情况。 除了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没有对考生作出限报的要求外,其余的如武汉
军校提前批可以填报几所学校? 军校、国防生一般都是提前批里面的,只能填报其中一个。 提前批军事院校,都是重点一本。 高考提前批一般都不是平行志愿,都是传统志愿设置,一般可以填报两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可以填报3-4个专业。 扩展资料: 报考军校一般需要具备的条件: ①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②年龄不超过20周岁,未婚; ③拥护四项基本原则
军校可以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3个学校3个专业。根据查询教育局官网信息得知,报考军校可以报考三个平行志愿和三个专业,也可以填报一所军校的3个专业。军事类院校,指军队所属的以培养军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学历教育院校和非学历教育院校。 报军校志愿可以填几所大学 报军校志愿可以填一所或二所大学。 报志愿名额限制: 2023报考生长军官(警官)院校考生,可以填报三个志愿,即第一志愿、第二志
2024-01-19 07:06:28
2024-01-27 21:38:43
2024-02-11 05:47:17
2024-02-08 20:49:18
2024-02-06 20:23:21
2024-02-13 23: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