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5 08:35:51 | 特招生
![]()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的课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地位有了空前的提升,教师的角色也在悄然变化,显得预习的重要性。
亦师亦友腾大师生
预习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如何最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最为值得探究的课题。
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课效率
预习时可以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标目标下的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前预习作为新课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使学生较好地改变自己的认知前提条件,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比较容易,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调动起来。 特招生
有利于暂困生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
经过预习,一方面,由于复习了需要掌握的旧知识,扫除了听课中的一些障碍,课堂上可以听懂,或基本上能全部理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另一方面,因为上课听懂了,课后用于复习的时间相应减少,做作业的速度相应加快。预习虽然用掉了一些时间,但从听课、复习和作业的效率上得到了补偿。
时间一长,就能赢得一定的时间,用在回头系统地复习过去学习这门学科时没有弄懂的地方,或遗忘了的地方,从而使学习逐步转为主动,学习成绩也相应会上升。
腾大学子认真学习画面
由此可见,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途径。因此,预习这个环节不但不能淡化,而且要大力强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预习是我们家长和学生所非常关注的:
分类: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课前预习:上新课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阶段预习:就是用较长、较多的时间预习一章或多章的内容;
学期预习:开学前在假期里,预习下学期的内容。
这三种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要结合起来用,下面重点说的是课前预习。
什么时间进行
最好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要优先选择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又轮到讲新课的科目进行重点预习,其它的科目大致翻翻即可。某些学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
预习的程序
快速浏览教材,初步理解新课的这部分基本内容是什么?思路如何?要用到哪些以前的知识?
对不认识的生字、生词,要立即查工具书搞明白,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就把它记下来带到课堂上,听课时再去解决。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来思考。
找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可用彩笔勾出,也可以记在书上或记在预习本上,带到课堂上去。有时间的话可以把课后题尝试性地做一做,不会做的可以再预习或者带到课堂提问。记得预习完后合上书本,小结一下,从而使自己对新教材有个较深刻的印象。
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认真地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提问,直到把疑点弄明白为止。
腾大老师上课画面
预习的关键点
不同的学科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预习,抓不同的要点。比如预习理科时,重点是数学的定理、定律、公式、概念和原理;文科预习的重点放在排除生字、生词、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风格上。
预习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先思考,后查资料;先发现问题,后提出问题;先看清意思,然后再做笔记。
以前没有预习习惯怎么办
如果以前没有这个习惯,现在想改变方法,科科课课都搞提前预习,时间就会不够用,弄得十分紧张,质量也未必能够保证。建议先选一两门自己学起来感到吃力的学科进行预习试点,等尝到了甜头,有了经验后之,再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逐渐增加学科,直到全面展开。
预习时间不够怎么办
预习应在当天作业做完之后再进行,视时间多少确定预习的量和深度,不要打乱正常的学习秩序。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只有把整个过程闭环后才能重复下一个过程,不要因为重视其中的一个环节而打乱了之前的节奏,影响了别的环节。
腾大老师获得荣誉
腾大老师教研备课
腾大提示:
最后,预习时不要求全求深,如果一下子全面铺开,时间、精力和质量都难以保证。预习不是提前学习,其目的是为了给高效率听课作好铺垫,不必耗费大量精力时间彻底搞清一切,否则很容易坚持不下去。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听讲,万不可因为课前预习、对课上知识已有一定了解就不集中精力听课,主次颠倒,适得其反。
腾大的教育本着“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最短的时取得最大的进步”的理念为孩子们准备属于他们自己的私人订制课程,让孩子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答疑都不落下,将孩子地基打牢,学会学习,即使将来学习其他知识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的方法。
现在社会知识更新迭代很快,只有学会学习能力才能更好的举一反三,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充实自己,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特招生(https://www.te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司法考试备考指南的相关内容。
司法考试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备考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司法考试。
📚三大备考资料
备考司法考试需要掌握三大备考资料:字典、辅导书和法条。字典可以随时翻阅,辅导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法条可以作为备考的重点。但是,要全面掌握这些资料,需要付出毅力。
📖辅导书的选择
备考司法考试,辅导书是必不可少的资料之一。在选择辅导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像万国合众指南针等,哪个看着顺手就用哪个!
📜法条的重要性
备考司法考试,法条是备考的重点之一。有人觉得法条是王道,但是,如果看多了头晕,整个司考过程,法条看了一遍等于没看。
🎧辅导班音频的听取
备考司法考试,辅导班音频是备考的重要资料之一。一定要听!这才是王道!上网查查哪位老师讲得好,结合他们的讲义一起看,这样才有重点!
📝真题的重要性
备考司法考试,真题是备考的重要资料之一。真题就是王道,无需多说。通过多次做真题,可以更好地掌握考试的出题规律,提高考试的得分率。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进行地理学习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中学各个学科中惟一以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学科,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核心理念,无疑会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地理素养方面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观察力和竞争力,能够迅速适应当
山西省2025年新高考背景下物政生能选什么专业 电子科学类、材料科学。电子科学类和材料科学都是与物政生对口的专业,所以山西省预计2025年新高考可以选该专业。山西,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 请问2025年山西新高考会使用陕西命题的西北卷吗? 2025年山西新高考部分科目将使用陕西命题的试卷,具体来说: 2025年进入新高考的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如下: 1、高考必背古诗文之《论语(十二章)》。 2、高考必背古诗文之《劝学》。 3、高考必背古诗文之《《屈原列传(节选)》》。 4、高考必背古诗文之《谏太宗十思疏》。 5、高考必背古诗文之《师说》。 6、高考必背古诗文之《阿房宫赋》。 7、高考必背古诗文之《六国论》。 8、高考必背古诗文之《答司马谏议书》。 9、高考
如何答好历史背景类材料题 在中考历史试题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即“简要分析 1991 年海湾战争的背 景”。 类似这种“背景”题, 是历史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有不少学生对这种 类型的题目无从下手, 不知怎样回答, 即使解答已经见过答案的“背景”题, 也 会丢三拉四。为此,粗浅地谈一下看法。 首先, 从课本上找出某一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 (
高考必备64篇古诗文 高考必考的古诗文都有哪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必背的古诗文,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参考与帮助。 高考必背64篇古诗文 1.《论语》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前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
【新高考必看】2022年高考内容调整(二):语文 本文主要针对新高考过渡时期语文学科的调整和变化,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提供详细信息。注意,本文内容仅针对全国卷,2022年新教材省份为:辽宁、海南、山东,其余省份使用旧教材。 新高考全国卷分为两套,新高考一卷使用省份为:山东、湖南、湖北、河北、广东、江苏、福建,新高考二卷使用省份为:海南、辽宁、重庆。其中,古诗文默写范围有所不同,使用64篇的
新高考英语首考就要来了,面对新题型,该如何备考 建议考生针对考纲的变化与要求,一方面过好词汇关、语法关,即对考纲中词汇和语法进行梳理,避免繁、杂、乱,要学会在语境中活用;另一方面,在加强各题型的答题方法和解题策略时,要通过实际练习进行归纳和整理,提高自己的解题技能。新增的语法填空部分着重在语篇层面考查考生的语法分析能力,强调语法知识在实际语言中的正确使用。考生需灵活运用语法知识,如单词词性、动
新高考政策下如何选科组合? 高一选科组合有: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物理+化学+政治、历史+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历史+地理+化学。 1、理化生传统的“理科组合”,学科关联度大,理科优势显著,在新高考模式下依然保持热度,但该组合优生较多,竞争较大。 2、理化地的组合专业覆盖面也较广,可报考专业门类多,理科、工科类的热门专业都可以报考,此外经济类、管理类、农学类
2023-12-25 15:42:14
2023-10-12 17:03:28
2023-11-30 22:03:57
2023-10-26 07:55:51
2024-01-13 02:25:19
2023-11-29 18: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