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特招生小编整理了重庆周边有哪些漂流场所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重庆2018周边有哪些漂流场所
现在天气真的很热。相信大家都热得不敢出门。唯一想出去的运动就是漂流。那么下面小编就来告诉你重庆周边可以漂流的地方。
重庆周边有哪些漂流的地方
巴南
佛影峡
佛夏漂流有独特的王牌项目,如勇敢漂流、河流追踪探险、星空露营等。也已经举办了13、14、15、16、17年,《中国重庆国际漂流赛》,标准规格的国际漂流场地,让你享受全方位的活动服务。想漂移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漂流价格:全程158元/张;至尊套餐178元/件。
开放时间:
穿越峡谷:周一至周日:9:00-17:00
勇敢漂流:周一至周日:13:00-15:00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跳市镇圣灯山风景区
自驾路线:
重庆主城南彭立交路跳南路按路标“佛影峡景区”佛影峡游客中心;
公交路线:
乘坐轻轨3号线在玉湖路站下车玉湖路熟牛站换乘910路公交车到条石镇换乘912路、913路、915路公交车到佛影峡站(景区门口)下车。
如来谷漂流
如山谷漂流,全程近200米!整个漂移持续了将近2个小时!沿途险滩无数,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完美融合。漂流会让你真正体验到漂流带来的心跳和激情!
漂流价格:周一至周五图书折扣价:138元/张;周六/周日预订折扣率:158元/张。
漂流时间:11:00-16:00
地址:巴南区条市镇大塘口如来谷漂流接待中心
自驾路线:
重庆市区——渝黔高速在一品路下——往跳石镇方向走5公里——即到达重庆如来谷漂流游客接待中心(如来谷山庄)。
渝渝湘高速,南彭路,路口左转1km—-看路标,去跳石镇9km,桥头右转一品3km,就到了重庆如来谷漂流游客接待中心(如来谷山庄)。
公交路线:
乘坐鱼洞方向的公交车或轻轨三号线玉湖路站下车,再换乘910(跳石方向),在大塘口下车,到达重庆如来谷漂流游客接待中心(如来谷山庄)。
龙虎峡漂流
崇龙湖峡漂流位于主城巴南区安澜镇,距主城仅30公里。坐车半个小时就能到达。是目前主城最新的漂流,被誉为真正的城市漂流项目。
漂流价格:周一至周日158元/张。
开放时间:上午11点-15点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小龙村龙虎峡漂流景区
上路旅行路线:
重庆市区——界石立交——G75高速(綦江方向)一品,安澜路,路口右转3.5km——龙虎峡漂流停车场;
重庆市区-G210国道-一品收费站-安澜镇-到达龙虎峡漂流停车场;
公交路线:
乘坐鱼洞公交或轻轨3号线到玉湖路站,再换乘到安澜、南龙、龙岗的班车,到龙虎峡游客中心(地名:安澜镇蓝馨苑)下车,每天班车比较多。
丰都
牛峡漂流
牛倩峡漂流位于丰都县南天湖镇。整个漂流过程长达5公里,总自然落差300米,漂流过程中最高落差20米。浅滩200多处,整个漂流过程约2.5小时。牛倩峡谷漂流峡谷充满了悬崖峭壁,许多奇怪的岩石,清澈见底的溪流在原始树木的错误的根,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漂流价格:预订价格138元/人。
开放时间:12:00-15:00
地址:重庆市丰都县南天湖镇牛千峡漂流
上路旅行路线:
重庆G50s高速丰都立交道路于雪洞马良大桥到达景区;
公交路线:
丰都汽车站(或在龙河桥服务台上车)从丰都坐大巴到向坝,在牛倩峡下车。
岐江
响马河漂流
香马河漂流全长约6.8公里,贯穿“万仞绝壁”,两边挂着铃铛和乳房。钟乳石长廊有几十个瀑布,其特点是
漂流价:预定优惠价105/张(2018年6月30日前使用);周一至周五票价:125元/张
漂流时间:漂流前08:3017:00,17:00后停止售票。
地址:重庆市綦江区赶水镇沿河村响马河峡谷漂流
上路旅行路线:
从重庆出发(内环高速)上G75渝黔高速綦江往遵义、贵州方向行驶(全程约90分钟,渝黔高速安雯出口下车)。过了冲溪河收费站后,在安雯出口下车,然后沿着景区导向牌行驶10公里左右,就到了响马河漂流景区。
汽车生产线:
上午7:10、11:20分别在重庆4公里汽车站乘坐班车到松藻汽车站,下午14:30、15:30、16:30分别乘车。你可以在两小时内到达那里。下车后沿铁路步行40分钟(或坐面包车)到相马河漂流景区。
高速列车线路:
重庆西站:(二等座34元)
时间:8:17,9:13,9:41,13:10,14:25,16:10,17:42,18:51,19:44
重庆北站:12:41(二等座47元)
到赶水东站要30多分钟。下车后乘坐当地客运面包车约40分钟到达景区。
晚霞漂流
万佛峡漂流河全长11公里,起于丁山湖度假村高滩岩,止于东溪古镇双桂园。
漂流价格:6月30日前预订优惠价98元/张;7-8月预订价168元/件。
浮动时间:13:30-15:00;提前半小时到景区交钱取票。
地址:重庆市綦江区顶山镇高东路南250米
上路旅行路线:
从重庆出发(内环高速)上G75渝黔高速綦江(往贵州方向)东溪;过了东溪路,沿景区导向牌行驶约6公里,到万佛峡漂流景区;
汽车路线:
四公里汽车站东溪汽车站,早、下午7:20,一个半小时到东溪(票价30元),然后下车在丁山坐小巴(票价3元)到万佛峡漂流景区门口;
火车路线:
在重庆西站赶水火车站乘车,每天30对列车往返,耗时45分钟(票价30元左右);下车后有小巴(票价8元)到万佛峡漂流景区。
万盛
黑山谷漂流者
位于黑山谷景区,全长4公里的黑山谷漂流,落差170米,漂流行程约1小时。
漂流价格:周一至周日170元/张。
漂移时间:
3:00-15:00游客最迟须于14:30到达售票窗口(特殊情况除外)
地址:重庆万盛黑山谷生态旅游区
上路旅行路线:
重庆主城内环-渝黔高速-綦江(万奇高速)-万盛,转万盛,黑山谷环线,到黑山谷景区(约30分钟)。全程约1.5小时。
公交路线:
从四公里枢纽站和陈家坪站(票价50元左右,车程1小时)-万盛站每天有几十趟班车到万盛,然后换乘黑山谷公交(5元左右每天有几趟班车)-景区。
涪陵
玉泉河漂流
玉泉河景区属于千里乌江,这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峡谷原始植被茂密,河岸陡峭,古巴人遗迹众多。
漂流价格:周一至周五128元/张,周六日148元/张。
漂流时间:周一至周五12:30-14:30;周末10:30-14:30;节假日算周末。
地址:重庆市涪陵东南19公里处
上路旅行路线:
在重庆主城区走高速余一高速长富高速涪陵乌江大桥东桥头右转至天台街姜妍路,再到玉泉河景区;
高铁路线:
从重庆坐高铁到涪陵玉泉河其实是背包客不错的选择。重庆北站(龙头寺火车站)每天有多趟车到涪陵(参考价格27-38元/人),车票不紧张。到达涪陵北站后,打车前往景区。
南川
龙溪
中、高考应届毕业生凭准考证或录取通知书于9月前漂流至景区,可享受漂流套餐(漂流票)99元/人(原价250元/人)优惠票。
售票时间:08:30-16:00;
漂流时间:周一至周日13:00-15:00。
地址:重庆市南川区南坪镇神龙峡漂流景区
上路旅行路线:
重庆-内环巴南收费站-经渝湘高速(G65)-南湾高速-南坪高速出口-左转直行神龙峡景区。全程约70KM。(大约1小时)
公交路线:
坐车四公里到南川新站,然后坐车到南川西站(也就是老站)然后上午10:00下午1:30坐神龙峡公交(9元)。
彭水
沂河漂流
伊河漂流是重庆最长的漂流。全程7个小时,最累最刺激。建议只在下半段漂流,上半段8km。水面平静,没有激流。漂流全靠两只手和一根竹竿!
浮动价格:
漂流套餐(全票)400元/张;前半程套餐(门票前半程)以150元/人的优惠价预订;下半包(下半票)以190元/人的优惠价预订。
漂流时间:8:00—11:00。
地址:重庆市彭水县韩佳镇白象村阿依河漂流景区
上路旅行路线:
重庆出发G65渝湘高速南川彭水西路彭水县城阿义路烟叶复烤厂(前行500米左转进入阿义河旅游公路)阿义河景区;
公交路线:
重庆四公里交通换乘枢纽站(023-88361260)彭水新站(78442412)。全程约2.5小时,每天7:40出发,18:30结束。每天大约有30辆公共汽车。
石柱
漕河漂流
油草河漂流又称林海漂流,位于油草河中段。整个漂流过程约5km,是一次惊险但安全的河谷漂流。两岸峭壁险峻,山峦起伏,水道又长又陡,水流忽急忽缓,瀑布激流处有飞艇冲浪,让你与激流一较高下,还能在静水中泛舟,领略山川柔情的浪漫情调。
浮动价格:
周一至周日,预订价168元/张。
漂流时间:漂流前10:00-16:00,16:00后停止售票。
地址: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油草河漂流
上路旅行路线:
重庆通过沿江高速公路G50S涪陵丰都石柱(石柱并入G50后G50S在冷水/黄水/河源下一个出口)。
城口
康谷漂流
康谷漂流分为上漂流段和下漂流段,前半段为“勇士漂流”。漂移路径落差较大,电流和弯道都很陡。漂流过程中,漂流艇在河中碰撞,对于勇敢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后半段是“生态漂流”,水流和漂流路径相对较慢。游客可以一边自由漂流,一边欣赏沿途美景。而且康古河漂流段水质优良,有“矿泉水漂流”的美誉。因此,人们在这里漂流时可以感到安心。
浮动价格:
预定周一至周五优惠票价90元/张,周六至周日优惠价格115元/张。
开放时间:9:00-16:00
地址:重庆市城口县高官镇青龙峡顾刚漂流
上路旅行路线:
从重庆出发,走渝黔高速-大渝高速-大陕高速,在四川万源石塘出口下车,进入城口-万源高速,城口县城-秀起镇-高官镇青龙峡;
公交路线:
重庆龙头寺蔻驰站有班车到城口,城口县-秀起镇-高关镇青龙峡。

重庆市城口县中学的城口中学沿革
城口中学从1942年创办到2011年,已历七十春秋。七十年来,学校经历创办、停办、恢复、迁校、“文革”等艰苦历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城口中学与时俱进,得到飞速发展。学校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果,为城口县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七十年来,城口中学的发展可以分为:民国时期(1942~1949)、1950~1966年、1967~1976年、1977~1997年、1998~2011年这五个阶段。
一、民国时期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前城口没有中学。学生小学毕业后要读中学,须到开县、达县、万县、宣汉等地入学。民国三十一年,县政府呈请第九区行政公署批准,创办城口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土城小南门内新城书院(今玉碑公园下边电力公司办公大楼处)。由县府第三科(县府教育科和建设科合并为教建科,称“第三科”)科长张斗元兼任校长。学校有教职工5人,招收一年级新生40名。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招收新班一个。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春秋两季招生。第一届学生25名毕业。至民国三十八年六月,城口县立初级中学共招生十三个班(即十三届),毕业九届。学校规模最大时,在校三个年级六个班,学生240名。学校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体育、物理、化学和劳动课。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六月起,学校被国民党军队占领作营房,学校被迫停办长达三年之久。后来人们把民国时期的城口中学称“老中学”。 解放前,学生到开县城开中学读书,须翻山越岭步行四天,天时不好要步行六天,到万县或达县要步行八天,其艰苦不言而喻。
二、1950~1966年
新中国建立之初,原县立中学校产遭国民党军队破坏,更兼师资缺乏,无法立即复课。1950年8月,经万县专署决定,用办城口初级中学的经费与开县联办,将开县温泉私立清江中学改名为“开县城开中学”,城口原初中未毕业的学生和新生都赴城开中学就读。
1952年秋,党和政府派县文教科长康庄任校长、陈思勉任副校长,恢复城口县立初级中学。城口初级中学于停办三年之后,仍在原县立中学旧址新城书院复办,在开县城开中学读书的城口学生返回就读。1953年,万县专署拨款在柏家坪(现校址)新建校舍。1954年冬,校舍落成,有教室和宿舍各一幢。学校迁到新校址。后来陆续建修了师生厨房食堂、男女厕所、女生宿舍、教师宿舍、办公室。学校每年招收初中新生一个班,常年保持在校三个班的规模。1954年春,袁文刚同志调城口县初级中学任党支部书记、校长。1958年秋,经万县地区行署批准,开始招收高中班,学校升格为完全中学,更名为“四川省城口县中学校”(简称“城口中学”),校名沿用至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后,改称“重庆市城口中学校”。1958年招收高中生49名,以后每年招收一个高中班。到1966年,学校保持初中6至8个班、高中3个班的规模。1961年夏,城口首届高中班毕业参加高考,32人参加高考,有11名学生被高等学校录取。这是城口县自己培养出了第一批大学生。至1965年,每年都有数名高中毕业生考入高等学校读书。
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县中学“停课闹革命”,师生外出“大串连”,学校处于瘫痪状态。当年国家停止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毕业生上山下乡当知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60年秋季,初中扩大招生范围和规模,招了三个班。但到1962年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按政府要求,动员了一批年龄较大的初中生回乡生产。
在迁到新校舍的十二年中,国家经济虽有恢复和发展,但城口财力十分薄弱,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仍然是一穷二白。因此在学校建设中,师生一直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参加建校劳动。建新校舍,挖土方、平操场、挖基脚、背石头、搬木料、运石灰、打土砖。这些年学校办有砖瓦厂。
三、1967~1976年
1967~1968两年,学校初高中停止招生。1969年恢复初中招生,1972年恢复高中招生。1975~1979年,学校贯彻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在后山开荒办“红堡农场”,高中生轮流上山为期一周或两周的“学农”。
四、1977~1997年
粉碎“四人帮”后,从1977年开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口中学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1980年被原万县地区行署列为首批16所重点中学之一。1978年高78级毕业生32人升入大专院校,聂朝阳等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1981年起,学校提出改变校园面貌的奋斗目标,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发扬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通过三、五年努力,使学校发生根本性转变。全体师生齐心协力,自力更生,修建田径运动场一个、篮球场四个,总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这个时期,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素质有很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大幅度上升。到到1990年,学校有初中班12个,学生599人,高中班11个,学生497人。教职工102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具有大学本科、专科以上学历的占90%。这时,学校占地面积102亩,总建筑面积达11223平方米。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各一幢,教师宿舍3幢。学校道路硬化、校园绿树成荫,创造了较为舒适的育人环境。
五、1998~2011年
九十年代中期,特别是重庆直辖后,学校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全校有23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到1170名,教职工102名。1998年,国家“第一期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简称“义教工程”)启动,重庆市加大了对城口中学的投入,城口县委和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以“两基”“普实”为目标,加快学校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改变办学条件。学校抓住契机,培训师资队伍,改扩建校舍,增添各项设施设备。2001年,国家第二期“义教工程”实施,在2003年,国家投资700万元,新建了高中部综合大楼,办公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观。城口中学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建设重庆市向北重要门户等历史机遇,进一步扩大招生,特别是高中招生。2003年,学校已达26个班1500名学生154名教职员工。县委政府和主管部门更是高度重视学校的发展,想尽办法从区乡或外地选拔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充实到城口中学来,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2008年城口中学创建重庆市级重点中学成功,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修建了塑胶操场,建成了科技实验大楼等重要设备施。全校共57个教学班3800余名学生,其中高中46个班,初中11个班,教职员工已达252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重庆市骨干校长1名,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名,重庆市特级教师3名,市级骨干教师8名,县级骨干教师9名。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2011年高考上线率达90%以上,其中考上重本63人,本科上线326人。
重庆市九龙坡区位于哪个市
特招生(https://www.te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重庆市九龙坡区位于哪个市的相关内容。
地形
九龙坡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南部,中梁山分隔东西两大部分,东部区域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渐降低,地貌起伏较大。西部区域地势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内溪河切割,植被覆盖率较高,河网密度较大。
气候
九龙坡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东暖夏凉、湿度大、阴天多、雾日多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8.4℃,最高气温42.2℃,最低气温-2.4℃,年平均降雨1151.5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
公路
公路路网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有鹅公岩、李家沱、马桑溪三座长江大桥连接两岸;成渝、上界、渝长及环城高速公路横贯境内;从解放碑到大渡口的高架轻轨横穿区内。新建了大件路、杨家坪环道、华龙大道等城市道路,改建了白彭高等级公路和金马路、白走路、含金路等一批乡镇主干公路,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和华福路为骨架的“一井、一环、八通”的公路路网结构。
铁路
渝黔、襄渝、成渝三条干线铁路越过境内,有重庆东站、南站、西站、三大货运车站。
港口
区内有长江上游最大的深水货运水陆联运码头—九龙坡港
航空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距离九龙坡区30公里,车程20多分钟。
供水
九龙坡区东部地区有日供水能力30万吨的重庆市水务集团和尚山水厂供水。西部镇已建有含谷、黄千、铜罐驿等水厂,水源主要来自长江和水库。即将建设的长江取水工程,将兴建日供水分别达10万吨的白市驿和西彭水厂。
供电
九龙坡辖区内有变电站15座,其中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11座,变电总容量172万千伏安,电力充裕。
通讯
九龙坡辖区内已建光纤4390芯对公里,电缆主干32万对,通信管道84管程公里,装机容量41万门,可满足各种通讯需要。
排污
九龙坡辖区内有较完备的城市排污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正在整治的桃花溪流域、梁滩河流域以及黄沙溪渣场等工程,将改善投资和生活环境,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
金融机构
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均在九龙坡区设立了机构具有良好的金融
保险服务环境。
商贸流通
区内已有国内外知名商家沃尔玛连锁、富安、新世纪、立丹百货、国美电器等入驻,有规模、上档次的星级酒店多家,直港大道成为全市餐饮娱乐的亮点。
教育
区内有重庆工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及全国、重庆市重点中小学数十所,有座落在高新区九龙园区的重庆国际学校。
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2所,在校学生14.28万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100%,初中巩固率98.6%;1995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2年经国家复查合格。2003年高考录取4435人,录取率达86.65%。
区名由来
明朝年间,区境内有一地名“九龙滩”。1938年4月,建成九龙铺码头。1939年3月,建九龙铺机场(重庆南站)。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来重庆谈判,《新华日报》记者将其座机降落的九龙铺机场报道为“××坡机场。”1955年10月24日,第四区被定名为“九龙坡区”。
明朝朱嘉征(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1《舆地·山川》称“国朝朱嘉片”,则朱氏可能是明清之际人。朱氏字岷左,浙江海宁人,推官)《九龙滩》诗云:“渝城日日雨,云乱无定所放舟清江曲,滩声阚如虎。牵笮溯九龙,石立纷然怒。”诗中有“九龙”和“九龙滩”。乾隆《巴县志·建置之度外山川》:“王坪山:智里一甲,城西南十一里。坪下岩高十余丈,镌有佛像,又镌有‘九龙滩古’五大字。滩在江心,有九龙古翘首若龙”(《古迹》记述略同)。“九石翘首若龙”与“石立纷然怒”摹状大致相同。乾隆《巴县志》校阅官)《募修九龙寺引》:“郡之南二十里,有地名:‘九龙滩’。水石激,素称险隘,舟楫往来必经之道也。岸上旧有九龙寺,传云肇自宋时。”嘉庆《四川通志》卷11《舆地·山川》称“九龙滩在县东”。古人谈方位及里程,多不甚准确,以周氏记述较准确。“岸上旧有九龙寺”,不知在长江南岸还是北岸。鹅公岩对面,今南岸区内有地名“九龙寺”。1987年文物普查,于九龙乡杨坪村长江上发现“九龙滩”石刻(详见《文化篇》)。1938年,成渝铁路局建成九龙铺码头(九龙坡码头),1939年3月,兴建九龙铺杨场,1942年建重庆市第十七区“九龙铺镇”。有“九龙铺”一名。九龙铺与“九龙坡”音相近(按:古语“逋逃”后演变成“波逃”可以参证)。这一带地形成“坡”状,因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来重庆谈判,《新华日报》记者(无撰稿人名)将其座机降落的九龙铺机场报道为“坡机场”。“××”即“九龙”二字。从此有“九龙坡”一名(当然,民间说“九龙坡”的时间还可能要早些)。1955年10月24日,重庆市人民委员会(市政府)决定将第四区定名为“九龙坡区”。
地域演变
1950年10月20日,将解放前重庆市第八区和第十七区区域合并建重庆市第四区。辖区范围见附录一和附录二。
1952年11月6日,区划调整:化龙桥、大坪、歇台子和石桥铺四个街道,石桥、歇台和黄泥三个乡划给第三区(沙坪坝区,3乡于1951年4月至9月建,歇台乡再沙坪坝去石桥乡以东,歇台子一带,黄泥乡再石桥乡以西,黄泥街、二郎村一带);黄沙溪和遗爱祠2个街道划给第一区(市中区);又陆续将巴县人和镇(驻中梁山)、建胜乡(1951年10月巴县人和镇置)、屏都镇(驻土桥)、南泉管理局(驻南泉镇)、渔洞镇、大窝乡和石板乡(石板乡为第四区渔洞镇置,划还巴县后改名小坝乡)划还巴县。同年1月17日,巴县跳蹬乡双河等三个村民组划入第四区;2月21日,巴县立桅乡的新田、界石乡的虎啸2个村民组(即南泉镇白鹤、虎啸2村)划入第四区。
1965年2月15日,划九宫庙、新山村河跃进村3个街道办事处建重庆市大渡口区。
重庆市第八区1939年5月建重庆市第八区。先后建有化龙桥、黄沙溪、遗爱祠和新市场(遗爱祠在市中区鹅岭正街一带;新市场在沙坪坝区下肖家湾一带)各镇。1943年12月新市场与遗爱祠合并建复兴关镇(抗日战争时曾改浮图关为复兴关)。1944年10月,以上各镇撤销。第八区区署(1944年10月后称区公所)驻化龙桥。
重庆市第十七区1939年12月,建重庆市石桥铺直辖镇。1942年2月改建为重庆市第十七区。先后建有石桥铺、歇台、鹤皋岩、九龙铺各镇。1944年10月,以上各镇撤销。第十七区区署(1944年10月后称区公所)驻石桥铺。1950年10月建的重庆市第四区区域与以上第八、第十七区辖区相当。
隶属演变
1939年12月,今石坪桥、谢家湾、杨家坪、黄桷坪和九龙乡大部分地方,属重庆市石桥铺直辖镇。九龙坡区其他地方属巴县。1942年2月至重庆解放,石坪桥等属重庆市第十七区,九龙坡区其他地方仍属巴县
1950年10月20日至1952年11月6日,石坪桥等属重庆市第四区。九龙坡区其他地方仍属巴县,区人民政府驻大坪。
1952年11月6日,区人民政府迁驻李家沱,九龙坡区全境属重庆市第四区;1955年10月24日,第四区更名为九龙坡区,迄1988年底,隶属关系不变。
自然地理
九龙坡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南部,是长江和嘉陵江环抱的重庆渝中半岛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跨东经106°15'至106°35',北纬29°15'至29°35',幅员面积432平方公里,与渝中区、沙坪坝区、璧山县和江津市接壤,与南岸区、巴南区隔江相望。南北最长36.12公里,东西最宽30.4公里。区内基本地形为“两山合一水”:由北向南走向的中梁山脉纵贯全区,缙云山脉掠过西部边境,长江西入东去,陆地占绝大部分,水域面积极小。海拔最高处为中梁山698.5米,海拔最低处是长江边小河口170米。丘陵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50%,以中、低丘为主,海拔高度在200—350米之间。
全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少,季风性气候明显。常年平均气温约18℃,极端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1.8℃。常年平均日照时数约1100—13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约342天,年平均降雨量约1088.8毫米。
历史沿革
九龙坡区全境原属巴县。1939年12月,今石坪桥、谢家湾、杨家坪、黄桷坪和九龙镇大部分划入重庆市石桥直辖镇;1942年2月至重庆解放,上述地区属重庆市第十七区。1950年10月20日,重庆市第八、十七两区合并组成第四区。1952年11月6日,重庆行政区划调整,巴县江北的马王乡、人和镇,江南的屏都镇、南泉管理局、渔洞镇(1953年划还巴县)等划入第四区;石桥铺、大坪、化龙桥和浮图关、李子坝、黄沙溪分别划给第三区(沙坪坝区)和第一区(市中区);石桥、歇台、黄泥3乡亦一并划出;区政府由大坪迁至原巴县政府所在地李家沱。1955年10月市政府将第四区更名为九龙坡区。1965年2月15日,九宫庙、新山村和跃进村3个街道划出建重庆市大渡口区。1988年11月,区政府驻地由李家沱迁至杨家坪西郊路27号。1995年重庆市行政区划调整,沙坪坝区的石桥铺街道办事处、石桥镇和巴县的西彭、铜罐驿、陶家、白市驿、巴福、走马、金风、含谷8个镇及石板乡划入九龙坡区;茄子溪街道办事处和八桥镇、建胜镇从九龙坡区划出,划入大渡口区;李家沱、土桥两个街道办事处和花溪、南泉两个镇从九龙坡区划出,划入巴南区。1997年6月,九龙坡区由原隶属四川省重庆市变更为隶属中国第4个直辖市——重庆市。1998年2月,石桥镇、石桥铺街道办事处委托重庆市高新区管委会管理。迄今,九龙坡区所辖范围及隶属关系无变化。
行政区划
九龙坡区是重庆市主城区之一,现辖杨家坪街道、谢家湾街道、石坪桥街道、黄桷坪街道、中梁山街道、石桥铺街道和渝州路街道7个街道,以及九龙镇、华岩镇、白市驿镇、西彭镇、铜罐驿镇、陶家镇、走马镇、含谷镇、巴福镇、金凤镇和石板镇11个镇,总计113个行政村、86个居委会。其中石桥铺街道办事处和渝州路街道办事处由重庆市高新区管委会代管;华岩镇、中梁山街道于2001年7月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
特产资源
全区海拔350米以下的丘陵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0%,水热条件较好,是重庆市重要的花卉苗木、蔬菜等生产基地,国家级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园区位于区内白市驿镇,现有花卉苗木基地8000多亩,园区核心区已成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示范区。全区矿产主要为非金属矿,其中:页岩上亿吨,主要分布在麒龙、石堰等地;砂岩在区内有多处,河沙分布于长江沿岸;白泡石储量在区内约5万吨,主要分布在石堰、云峰村;硫铁矿储量上万吨,主要分布在中梁山煤层底部;耐火粘土储量上万吨,主要分布在中梁、麒龙;煤主要分布在中梁山,由中梁山煤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开采。华岩风景区依托川东名刹华岩寺,是旅游观光和进香礼佛的胜地。
经济发展
2006年,九龙坡区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市率先突破300亿元大关,从2002年的166.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15.2亿元,年均增长15.7%,经济总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从64.6亿元增加到151.5亿元,年均增长2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8亿元增加到127.1亿元,年均增长16.9%。
财政收入从3.06亿元增加到11.5亿元,年均增长39.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从2002年的3.6∶48.5∶47.9调整为2.0:50.9:47.1,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从53.2%提升到63.5%。
社会事业
2006年,全区财政资金注重向社会事业倾斜,实施了区疾控中心、杨家坪中学体育馆、区一院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巴国城基本建成,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注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清了普九欠债,基本完成学校危旧房改造,全面免除农村地区和城市困难家庭等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杂费,“三名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市级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增加到15所,办学规模和教育教学质量居全市前列。扎实开展市区共建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示范区,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基本完成镇级卫生院改造,高质量通过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评审和卫生城区复查,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示范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食品放心工程先进区。成功创建市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新创市级文明单位52个,市级文明大道3条。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九龙坡区位列第489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九龙坡区上榜。
2020年10月,九龙坡区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2019年重庆市各区县GDP排行榜出炉,九龙坡区以1462.88亿元位列第2位。
2019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确定九龙坡区为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2018年5月,国家
知识产权局确定九龙坡区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2016年7月,九龙坡区荣获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特招生以上就是特招生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重庆周边有哪些漂流场所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特招生:
www.tezhaosheng.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