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16:34:20 | 特招生
![]()
已修学分数不少于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分;各专业为在校学习至第二学年的本科学生。
学生申请转专业条件,在校学习至第二学年的本科学生,思想品德良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满足下列条件者,可申请转专业。已修学分数不少于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分,且课程考试成绩全部及格,无补考、重修情况者。
第一学年学习成绩名列各专业前10%。身体条件符合转入专业体检要求。 为进一步完善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校学生可申请修读双学位和辅修,注意:特殊类专业的学生不得转专业,如:艺术类、体育类。
扩展资料:
转专业要求规定:
1、学生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 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2、学校认为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但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本科三年级及其以上或专科二年级及其以上者,自费转入公费者,无正当理由者,均不得转专业。
3、学生确有专长,本人申请,由所在专业推荐,经转入专业考核证实,转入该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参考资料来源: 阳光高考-暨南大学

特招生(https://www.te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广州暨南大学外招生转专业难吗?的相关内容。
转专业就2个办法:
合肥工业大学转专业 本人就是合工大转专业学生哦~去年刚刚实行的政策是本专业绩点前30%有申请资格,经过一轮笔试(这个因学院而异,建艺是笔试素描,机械是大物和高数,有的专业是直接按申请的绩点进行排名录取的),然后在进行一轮面试(应该就是简单几个问题,有的因为招生较多连面试也会省略),然后就可以等结果啦! 合工大转专业要求是什么? 合肥工业大学转专业政策如下: 申请时间: 一般
聊城大学转专业的要求是什么 在校学习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可转专业、转学: 1、确有特长,转专业、转学更能发挥特长; 2、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诊断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能在本校或其他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习; 3、经学校认可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或不转学无法继续学习; 4、本科学习确有困难,要求转入专科学习; 5、根据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学校调整少量学生专
南京大学转专业的要求是什么? 南京大学转专业的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程序。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要求: 1.了解转专业的政策和规定:首先,你需要了解南京大学的转专业政策和规定。这些信息通常可以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找到,或者向学校的教务处或学生事务处咨询。 2.评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决定转专业之前,你需要认真评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确保你对新专业有足够的热情和潜力。此外,你还需要了解
大学转专业有什么要求? 大学转专业需要的一条件如下: 第一,要求高,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资格,各校转专业的门槛绩点,从前5%到前50%不等。 第二,成功率低,有了转资格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辅导员会反复规劝,好专业接收名额少,想转的人多。能够转成功,首先,要成绩够突出,其次,笔、面试要通过,因此,最终转专业的成功率不到5%。 第三,如果专业跨度大,需要再读一年大一,例如从机械转到金
大学转专业有什么要求吗? 大学所读的专业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自己的就业方向和未来,因此如果所选择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所喜爱的专业,是可以申请转专业的。 许多的大学都为学生们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一般来说都是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统一申请。 这时候就需要填写转专业的申请表,递交到学院当中并进行审核。 或许每一个学校的规定有所不同,但是都有着考试形式的测试,来看学生们是否达到了转专业的要求。
大学转专业有什么要求吗 大学转专业需要的一条件如下: 第一,要求高,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资格,各校转专业的门槛绩点,从前5%到前50%不等。 第二,成功率低,有了转资格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辅导员会反复规劝,好专业接收名额少,想转的人多。能够转成功,首先,要成绩够突出,其次,笔、面试要通过,因此,最终转专业的成功率不到5%。 第三,如果专业跨度大,需要再读一年大一,例如从机械转到金
大学转专业有什么要求吗?一般在什么时候转专业? 转专业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下学期之间,具体要求如下: (1)学生确有专长,本人申请,由所在专业推荐,经转入专业考核证实,转入该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2)学生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3)学校认为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但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
长沙理工大学转专业的要求是什么 长沙理工大学2022转专业细则如下: 1、第八条为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严格控制转专业的比例。接收学院转入学生人数应控制在该专业当年在校生总数的10~20%以内(一般工科类专业不超过10%、理科类专业不超过15%、文科与经管类专业不超过20%),具体比例由接收学院根据专业师资和教学条件等情况与教务处、招就处协商确定。 2、第九条学生转专业,原则上
2023-11-13 00:38:53
2024-02-15 16:10:03
2023-10-12 17:03:28
2024-01-26 01:06:26
2023-11-30 22:03:57
2023-10-26 07: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