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山东高考的趋势是什么?

2024-08-21 12:45:56 | 特招生

山东高考的趋势是什么?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特招生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山东高考的趋势是什么?

2012年山东高考的趋势是什么?

-2009年,山东省省属高校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为45.8万人,比上年增加4.7%,高于全国平均增幅,其中,本科层次招生计划为18.62万人,较2008年增加6.2%;专科层次招生计划为27.18万人,增幅为3.7%。今年的录取率有望达到75.4%。

-在今年的招生计划中,国内多所重点高校在院校所在地投放的招生计划即属地计划有了明显减少。相应的,这些院校在我省的招生计划多有所增加。

-目前,我省有60多所高校与30多个国家开展了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合作项目,每年有几万名考生通过这种办学方式走上留学之路。

-个别学生选择出国甚至放弃高考,还有部分学生即便坚持参加高考,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越发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让为数众多的考生对上大学不再满怀憧憬,高考意愿下降是一个越来越应引起相关部门注意的新动向。

编者按2009年高考考试录取工作大幕即将全面拉开,此项考试吸引着全省数以十万计家庭的高度关注。同往年相比,今年高考都有哪些新变化?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权威部门和多所重点高中,通过翔实的数据及事例,阐述并剖析高考新变化及我省教育招生的趋势,希望能对考生及家长有所裨益。

1、考生减少7万多招生增加2万人

今年录取率有望提高10%

在招生计划增加2万多人的同时,我省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大幅减少了7万多人,一增一减,这样的变化对考生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

“每年高考以前,全省高中学校翘首以待的大事应该就是三四月份召开的全省招生计划工作会,因为会上公布的数据直接关系到当年高考的录取率,尤其是数量众多的分数中等偏上的学生,对这个时候公布的数字更为敏感。”济南中学办公室主任董洪海这样向记者描述全校师生对每年招生计划的极大关注。

董洪海告诉记者,今年的招生计划公布后,济南中学全校师生都感到很振奋,学校领导立即将省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向每一位高三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进行了认真传达,“这样的消息对所有学生来说肯定是一个信心的提振,尤其对那些成绩中等上下的学生来说,在招生录取率大幅增加的大环境下,考入本科院校乃至被名牌专业录取的机会大大增加。通过部分高三班主任反馈的意见,多数学生在这样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我觉得这样的信息对全省每一个考生都是好消息。”董洪海满意地告诉记者。

究竟今年的招生较以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何这个不曾被考生及家长过分关注的招生计划如今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对此解释说:“我省今年的招生计划变化很大,从省属高校的录取人数上看,招生计划比2008年增加了2.06万人,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招生计划明显增加的同时,我省高考报名人数大幅减少了7万多人,一增一减,这样的变化对考生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

根据省教育厅、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此前公布的数据,国家下达我省省属高校2008年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总量为43.74万人,比2007年增长5.9%,其中本科招生计划17.54万人,高职(专科)招生计划26.2万人。2009年,我省省属高校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为45.8万人,比上年增加4.7%,高于全国平均增幅,其中,本科层次招生计划为18.62万人,较2008年增加6.2%;专科层次招生计划总数为27.18万人,较2008年增加9800人,增长幅度为3.7%。

考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录取率今年也有了大的提高。据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此前公布的数据,2008年全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的人数为781477人,共录取考生507580人,录取率达到64.95%。其中,本科录取222400人,专科录取285180人。2009年,我省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为70万余人,比2008年锐减7万余人,部分高考录取机构预测的录取总数将有望达到或超过52.9万人,这样一来,2009年的录取率将达到75.4%,将比2008年提高10个百分点。

2、重点大学减少属地招生计划

优秀生上名校机会增多

作为生源大省的山东,自然能够从名校所在地分出来的计划中争取到数量不一的招生计划。

每年5月下旬,排在全国前50名的名牌高校纷纷公布招生计划。让我省重点中学的高分学生眼前一亮的是,上海、武汉、南京等地重点高校今年的招生计划中,在院校所在地投放的招生计划即属地计划有了明显减少。

济南市的考生家长宋军生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在省实验中学读高三,成绩应该在上海交大、复旦等院校的录取线附近。他表示,减少名牌院校的属地招生计划喊这么多年了,今年出现这么大的松动,对考生的确是一件好事。“尽管这些学校在我省的招生计划不是特别多,但增加一个计划就意味着孩子可能多一次被录取的机会。况且多数高校的招生计划增加数量都在10个左右。今年肯定有一些高分的孩子会在这样的政策调整中受益。”宋军生笑着说。

目前,从已经公布的统计数据看,许多重点大学都压缩了所在省市的招生计划,扩大了在外地的招生名额。上海、湖北、江苏、浙江等地的多所部属高校都压缩了本地招生名额,武汉大学等高校已经实现了“本地生源不高于30%”的目标;复旦大学今年计划招收3000名本科生,其中在上海计划招生千余人,比去年减少200人左右;上海交通大学今年在沪招生1400余人,也比去年减少了100多人,和复旦大学一样,两所高校的本地生源均已下降到34%左右;武汉大学计划招收本科生7800人,在湖北省的招生计划为2305名,比去年下降了195名;南京大学今年计划招收的本地生源所占比例接近32%;南开大学今年在天津招生702人,占招生总数的22%。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及部分重点大学的招生办法,重点高校所在地减少的招生计划应该重点照顾中西部省份的生源,但作为生源大省的山东,自然也能够从名校所在地分出来的计划中争取到数量不一的招生计划。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复旦大学在我省的招生计划为文科13人,理科32人,总数比去年增加1人;上海交通大学在我省的招生计划为126人,其中文史类9人,交大医学院15人,理工类102人,总数比去年增加14人;武汉大学在我省的招生计划为文史类38人,理工类154人,总数比去年增加16人;南京大学在我省的招生计划为98人,文史类31人,理工类67人,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

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上海部分重点高校减少属地招生计划走在了全国前面,这是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的结果,这样对丰富重点综合类高校的生源结构,增强高水平院校的文化内涵大有裨益。相信随着这件事情逐渐被认可并加以推广,越来越多的重点高校会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3、美国高考来了,英国高考也来了

到国外读大学者大幅增长

随着美国高考、英国高考等"洋高考"进入我国招生市场以及省内外较有实力的高校纷纷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高中学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化。

5月27日,当记者联系到省实验中学高三毕业生李祎伟和她的家人时,一家人正在为将赴美国留学的她准备行囊。6月2日她就要办理签证,然后飞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始留学生活。

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李祎伟是一位聪明、有主见的女生,升入高三后,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考了美国高考,由于她学习成绩优秀,今年2月份顺利通过了浙江大学保送资格审查的各项测试,成为一名保送生。也就在这个时候,她收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录取消息,于是她在同学惊愕的眼神中决定放弃国内名牌院校的保送资格,选择留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省实验中学李祎伟这样的情况在我省一些重点中学已经并非极个别现象,据省实验中学和山师附中相关负责人介绍,类似的情况在高三甚至高一、高二学生中已经不是新闻了,尽管校方对这样的学生没有一个具体的统计数字,但这些重点学校的管理人员都表示,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而且这样的学生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爱思美国教育山东负责人陈乐告诉记者,他目前只负责山东尤其是济南学生到美国留学事宜,春节后已经有50名高中学生通过他所在的机构成功取得美国高校录取资格,而且这些学生中70%-80%是高三或高二学生。从学生的结构看,绝大多数学习成绩比较好,来自省实验中学、山师附中、济南七中及淄博、潍坊、烟台等地的一些重点高中。“今年选择出国的高二、高三学生较2008年大幅增加,幅度甚至超过了100%,我们这个机构也只是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留学市场的一个缩影,现在可以看出高中学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化。”陈乐对今后留学业务的前景颇为看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美国高考进入我国招生市场并迅速取得成功,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这种时尚新颖的“洋高考”,在此带动下,英国高考也迅速加入到生源竞争中来,并且逐渐得到了考生及家长的认可。不仅如此,省内外较有实力的高校也纷纷开始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展开合作的国家越来越多,根据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目前我省有60多所高校与30多个国家开展了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合作项目,每年有几万名考生通过这种办学方式走上留学之路。

4、考生减少不纯粹是自然现象

就业难让部分考生打退堂鼓

教育主管部门及高中学校都承认,放弃高考群体的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专家将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归结为部分学生放弃高考的重要原因。

高考临近,德州一所重点中学高三学生王唯唯却不顾老师和同学的劝说,执意放弃高考机会,精通计算机的他选择到南方一家公司与亲戚一起创业。

这所重点中学教务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说这种放弃高考机会的考生并不普遍,但一些良好的就业机会、出国留学市场的逐年扩大让越来越多的高三生放弃高考并提前寻找出路。省实验中学的一位一线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高考日期的临近,全省将有数量更多的考生选择放弃高考,有的还会在高考期间放弃。根据我省每年公布的数据,高考报名人数与实际参考人数总有一个上万人的差额,其中多数是因为考生主动放弃了高考。

济钢高中的隋东庆老师告诉记者,从教育行政部门及一些调查机构公布的相关调查及数据看,高考意愿下降是一个越来越应引起相关部门注意的新动向。具体到学校的实际情况是,个别学生选择出国甚至放弃高考,但有很多学生即使坚持参加考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越发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让为数众多的考生对上大学不再满怀憧憬,而是失去了往日的信心,有的学生甚至表示“与其四年后甚至七年后毕业就失业,还不如提前找工作,把这些年学习的时间用在实践中,这样四年或者七年后,应该能够成为一些单位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了。”

2009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70多万人,相比2008年的78万人,减少幅度约10%。相关专家在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时认为,今年的考生基本都是“90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绝对数量减少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部分考生选择提前出国,或者因为能够提前找到较为适合自己的工作而放弃高考,这部分学生虽未具体公布,但教育主管部门及高中学校都承认这个群体的人数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专家将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归结为部分学生放弃高考的重要原因。

为了彻底了解我省高中生高考意愿的真实情况,我省委托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部分专家对济南、烟台、菏泽和泰安四城市2000个样本进行了调查,目前该项工作的数据统计正在最后的汇总过程中。该项目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四个城市中的某一个城市或者某一所学校的情况看,确实出现了高中生高考意愿不强烈及与往年相比有下降的趋势,但具体的情况还要等全部数据出来以后再作分析。

山东高考的趋势是什么?特招生

山东省潍坊市2009年高考语文五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09年高考语文五月第二次模拟考试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莞尔 出其不意 鲜(xiān)见 浩浩汤(shāng)汤.

B宣泄 知情达礼 起哄(hòng) 其臭(xiù)如兰.

C诙谐 寥若晨星 机杼(zhù) 擢(zhuó)发难数.

D发轫 渡过难关 折(shé)耗 椎(zhuī)心泣血.

2.依次填入下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无论从关怀公众健康、维护党和国家机关形象还是维护法律尊严角度考虑,撤销①中南海②卷烟商标都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多住专家学者依据《商标法》第10条③“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有关规定呼吁④撤销该卷烟商标⑤4月14日人民网⑥.








A




。(
)

B




。(
)

C




(
)。

D




(
)。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本届全运会冰上项目比赛中,黑龙江队如日中天,吉林队日渐式微,山东队首夺金牌:中国水上项目的新 正在形成。.

②博鳌亚洲论坛为亚洲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中争取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也 海南一个展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风采的平台。.

③ 诗人的创作和个人经历息息相关,那么追寻李清照的生活轨迹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李词的幽深意境和深沉情感了。.

A局面 给以 既然 B.格局 给予 既然 .

C局面 给予 如果 D.格局 给以 如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夜幕低垂,星光点点,风儿平息,鸟儿沉沉入睡,各种声音都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滴答答”的钟声和母亲轻微的呼吸声。.

B. 1949年4月23日,在长江边上的一个小村落里,新中国海军诞生了;它的第一任司令员就是文韬武略的张爱萍将军。.

C.演员朱莉亚·罗伯茨在《麻雀变凤凰》中从妓女演到淑女,她的演技让观众赞叹不绝,但她演技的成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D.许多菜肴具有养肝护肝的独特疗效,其中“红枣炒银耳”,红白相阃,晶莹剔透,不仅秀色可餐,更是护肝佳品。.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奥巴马说,每一个美国人均应享有“全面而富有竞争力”的教育,因为教育已经不仅仅是通向成功的道路,更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B.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走在爱与恨、欢乐与痛苦、骄傲与自卑、微笑与泪水的不甘寂寞的边缘人。.

C.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甚至患上网瘾症,关键在于这些青少年对虚拟成就感的诱惑缺乏自我控制力是一个重要原因。.

D.对记者的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态度鲜明地作了答复:一定认真调查,还原事情真相;严明纪律,处罚违纪人员;加强监督,净化从业环境。.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推进医药卫生体改的务实之举.

新医改方案出台后的第二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于4月7日正式对外发布。“实施方案”提出我国未来三年在医疗改革领域要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图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套众看到了国家为解决“看病责、看病难”问题所确立的工作方向和解决途径。在新医改方案正式推出后,五项具体化制度措施随即出台,让广大公众更加感受到了我国推进医改过程的明确目标和务实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医药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在不完善的医疗体制下。各种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也为各种潜规则留下“作弊空间”,其中就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处方”问题。其特点为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机制相同的药物;病情不需要时,超疗程、超剂量用药;使用与疾病治疗无关的药物等。“大处方”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群众对此极为不满。.

造成“大处方”大量滋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政府投入不足,医疗服务也没有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医院和医生从医疗服务中得不到合理收入,只能通过门诊药房补偿;加之药企药品提成的诱惑,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大处方”的蔓延。对此,“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国家将逐步将会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井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这些具体措施不再只是单独“切断利益链条”的治标之举,而是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建立,实现“堵”与“疏”的密切配合,将对解决“大处方”问题起到根本作用。.

改革必须立足国情,循序推进,像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医保转移接续等改革思路,就需要在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实现。同时,在“实施方案”落实以后,如何实现药价下降、如何避免公共卫生服务“走过场”等现实问题也将会逐渐显露,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摸索规律并一一化解。.

“实施方案”提出的五项务实措施具体而明确,将为有效解决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全面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它是国家实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的强劲信号,我们将以更加明确和务实的态度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选自2009年4月8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6.对“大处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一种医疗方面的“潜规则”,是当前医药卫生领域存在的备受诟病的突出问题之一。B.使用与疾病治疗无关的药物,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这都属于“大处方”问题。.

C.“大处方”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对患者不合理用药,其结果是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D.造成大处方的原因是多方而的,其中之一是药企对医院和医生在药品提成方面的诱惑。7.下列各项中对“实施方案”做出的评曲,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施方案”出台时间之快,体现了我国推进医改过程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务实的措施。.

B.它有效解决了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为全面实现医改的长远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它不是单独“切断利益链条”,而是“堵”“疏”配合,将对解决“大处方”起到根本作用。.

D.它是推进医改的务实之举,显示了我国实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的坚定信心。.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家将逐步将医院的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两个渠道,逐步取消药品加成这一渠道。.

B.国家将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所有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由于取消药品加成而导致的医院收入减少和亏损问题。.

C.“实施方案”发布前,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尚不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也不均等。.

D.医疗改革的许多思路,需要在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实现;“实施方案”落实后,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现实问题。因此改革必须循序渐进。.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阳固,字敬安。性散傥,不拘小节。少任侠,好剑客,弗事生产。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遂博览篇籍,有文才。.

太和中,从大将军宋王刘昶征艾阳。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栗无敢言者。固启谏,并面陈事宜。昶大怒,欲斩之,使监当攻道。回在军勇决,志意闲雅,了无惧色。昶甚奇之。军还,言之高祖。年三十余,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初,世宗委任群下,不甚亲览,好桑门 之法。尚书令高肇以外戚权宠,专决朝事;又成阳王禧等并有衅故,宗室大臣,相见疏薄;而王畿民庶,劳敞益甚。固乃作《南北二都赋》,因以讽谏。.

世宗末,中尉王显起宅既成,集僚属飧宴。酒酣问固曰:“此宅何如?”固对日:“晏婴湫隘,流称于今;丰屋生灾,著于《周易》。此盖同传舍耳,唯有德能卒。愿公勉之。”显默然。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岂不戒哉!”显大不悦,以此衔固。又有人间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

既无事役,遂阖门自守,著《演赜赋》,以明幽微通塞之事。.

肃宗即位,大军征硖石,敕为仆射李平行台七兵郎。平奇固勇敢,军中大事悉与谋之。又命固节度水军,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其外城。军罢,太傅、清河王怿举固,除步兵校尉,领汝南王悦耶中令。寻加宁远将军。时悦年少,行多不法,屑近小人。固上疏切谏,以感动悦,悦甚敬惮之。怿大悦,以为举得其人。丁母忧,号慕毁病,杖而能起。练禅之后,犹酒肉不进。时田年逾五十,而丧过于哀,乡党亲族咸叹服焉。.

神龟末,清河王怿领太尉,辟固从事中郎。属怿被害,元义秉政,朝野震悚。怿诸子及门生吏僚莫不虑祸,隐避不出,素为怿所厚者弥不自安。固以尝被辟命,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仆射游肇闻而叹曰:“虽栾布、王修何以尚也?君子哉若人!”.

固刚直雅正,不畏强御,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 (节选自《魏书》).

注:①桑门,即“沙门”,佛教专指依戒律出家修道的人。②衅故:罪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 折:改变.

B.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辟:征召.

C.显大不悦,以此衔固 衔:贬谪官职.

D.以明幽微通塞之事 明:表明.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军还,言之高祖 ②邪曲之害公也.

B.①因以讽谏 ②相如因持壁却立.

C.①以为举得其人 ②吾其还也.

D.①既无事役 ②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阳固“不畏强御”的一组是.

①固启谏,并面陈事宜。②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岂不戒哉!③以明幽微通塞之事。④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其外城。⑤怿大悦.以为举得其人。⑥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阳固性格洒脱大方,不拘小节。年轻时,好行侠仗义,不营正事。到二十六岁时,开始转变,勤奋好学。.

B. 面对严暴的将军,阳固敢于直谏,凭勇敢果决终获认可;面对敌人,他有勇有谋,设奇计取得胜利。.

C. 皇帝昏庸,权臣专断,阳固写《南北二都赋》《演赜赋》讽谏;中尉王显侈奢自夸,他毫不客气,直言相劝。.

D. 阳固为人至孝至义。母亲去世,他“丧过于哀”,让人叹服;为报清河王知遇之恩,他不顾安危,“尽哀恸哭”,令人敬佩。.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粟无敢言者。(3分).

(2)又有人问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3分).

(3)虽栾布、王倚何以尚也?君子哉若人!(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觌.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元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苹,暮云凝碧。.

注:1169年隆冬在去金国进贡时,作者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2)“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突出手法,请结合全词加以简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青山遮不住一(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赤以明死生之大一(张溥《五人墓碑记》)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亦余心之所善兮一。(屈原《离骚》)

(4)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王勃《腾王阁序》)

五、(12分)

1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人语段前面的横线上。(只填序号)(3分)在葱绿欲滴的丛林之中,

这是多么美妙的组合,又是多么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杰作!

①为了不影响花草的蓬勃

②昂扬着一座座俄式的小木屋

③它们见缝插针,支起在空中

④不拥挤绿树的生长

⑤甚至可以从木制的墙缝中、窗口处,把枝叶伸进来,与人握手交谈 ⑥任草儿、花儿、树枝几,任性地生长

17.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全句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3分)

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

18.参照示例,阐释“悦读”书社名称并为其拟写广告语。(6分)示例:

“漫雪”诗社

社名阐释:漫,挥洒豪迈;雪,象征高洁。品读,抒写,我们以蓬勃的生命引爆激情;感悟,做人,我们用深刻的思想打造精神。

社团广告语:漫天飞雪扮江山,一腔诗情歌神州。

“悦读”书社

社名阐释:——(不一定与示例句式相同,但要有文采,不超过60字)(3分)

社团广告语:——(使用对偶,不超过20字)(3分)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小山村

申 弓

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虽然远离城市,缺乏城里的物质文明,可他们却也一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小山村有一个卫生室,卫生室的主人是个中年汉子,叫什么来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那手绝技,那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到了他,已是第四代传人了。

医生的拿手技术是治疗各种疼痛,几代人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不取,一家人始终住着那座低矮小瓦房。不过小瓦房也没什么不好,小村人也全都是住这种小瓦房的。

医生也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这样一来,小小的卫生室就门庭若市了。

不管怎么,医生总是有条不紊地工作,他在门口设个排队处,那排队方式竞也独特,每人一块瓦片,或方形或长形或矩形或不规则形,上面也用瓦片写着一个号。瓦片作笔,瓦片作纸,写出的号码倒也清晰可辨。每次进来一个人,只要你拿出瓦片,那号码是不会错的,依次顺序,不乱不弃。来的都是本村本乡,再急也得排队,除非别人主动让你,否则还真不好意思往前插队。

医生的瓦片,成了小山村的次序规则,换到其他场合,人多了,村人也就提议,用瓦片,那就是排队了。

这方法挺好,这些年坚持下来,没有争拗,没有矛盾,小村人一团和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饿肚吃饭,病痛抓药,没有些丝的紊乱。

时代在发展。到了近年,小山村也通了套路。这天来了辆小轿车,贼黑贼黑的,一直开到了卫生室门口。车里下来一个年轻人,再转来右边的门,扶出另外一个人。被扶的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看他一手支着腰胯,一定是痛得不轻。医生正在给村人看病。门外集着一堆手拿瓦片的村人。来人自然没有瓦片。坐在最外迎的黎三盯那小车看了一眼。是来看病吗?

是啊。不来看病跑这来干什么?

是的,不看病来这干什么,说得平常,可村人都不大喜欢这种大大咧咧的样子。黎三随手递给他一块瓦片。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得”地打着火机伸过,不由你不抽。一口喷出来的白烟,使得整屋都香了起来。医生说,是啥烟,这么香?

香吗?那就留你慢慢抽。邢人将那包烟放到了桌上,告诉你,大中华,3元5角一根。

啊?那可不敢要你的哟。

那算什么,我们来路远,先帮个忙,让我们看吧。医生稍作为难地看了看外边手持瓦片的村人。村人见来人也不多,就一个,也就默许了。

大概一刻钟,看好了,那人将一张大票留在桌上,说够了吗?要不了这么多,我找你。

不用找了。说着便扶起男人往外走。外人走了,瓦片又恢复了正常。

过了几天,那车那人又来了。照样是不用瓦片,照样留下一包好烟,照样先看,照样是给了一张大钱。只是在走时,问医生要了这里的电话。

以后的日子,好几天没见那人那车来了。这天有人跑来叫医生到大队部去接电话。医生停下了正在看的病人,出了去。好一会回来,跟村人说,真对不起,我有点事得到城里一趟明天回来。说着收拾东西,匆匆出门。村人便只好将手里的瓦片放下,反正也没啥大病.明天就明天吧。

到了第二天.医生真的回来了,还是那辆贼黑贼黑的小车送回来的。于是瓦片又派上了用场了。大概又过了十来天,那辆贼黑贼黑的车又来了,是那个开车的单独来的。医生看看手拿瓦片的村人.虽然眼里掠过了一丝的内疚,还是上了那车一潜烟地走了。从此,医生十天半月也没回来一次,回来也是匆匆地小住一夜,第二天又走了。村人也再不用瓦片了。

半年之后,小山村里出现了一幢小洋楼,那是医生家的。

小洋楼面对小瓦房,鹤立鸡群,自成风景,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

(文章有删节)

19.小说中“瓦片”有何作用?(4分)

20本篇小说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2分)

(2)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得”地打着火机伸过,不由你不抽。(2分)

21对比手法是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试举两例加以分析。(4分)

22文章结尾说:“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你对村人斜视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18分)

李泽厚访谈录

①新京报:李老师,国内现在关于《论语》的争论很大,但是现在我想暂时抛开这场争论,和您单纯地探讨一下《论语》。

李泽厚:争论是抛不开的,今天要谈《论语》,自然就会牵扯到这争论。我们如何来读《论语》,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论语》是不是凭考证就能读通,都跟现在的争论有关。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读《论语》背后的复杂因素。一些人正在大搞复古主义。结合各种民间迷信,花大量钱财建庙宇,立巨像,搞祭拜。大倡立孔教,办国学;主三纲,穿汉服;贬五四,骂鲁迅。要用七夕代替情人节,用孟母节代替母亲节,用孔子纪年代替公元纪年。形形色色,热闹得很。我说干脆星期六星期天也不要过了,那也是基督教的嘛。所以,我以为这场争论要放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大环境中来看,它不只是如何读《论语》的问题。

②新京报: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做一些深层次的探讨。现在的《论语》热,我觉得,不是因为于丹出现了,《论语》热了;也不是因为李零出现了,《论语》才热了。而是有一种内在的规律让《论语》热了起来。这也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这两种热潮虽然不相干,但是热度很相近。《论语》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热了?不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

李泽厚:“《论语》热”当然不是因为于丹或者李零,恰恰相反,大家想回归传统,

他们才被推了出来。“《论语》热”说起来原因也简单,在革命时代过去之后,人们想追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处世为人。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去年我在《罄问录》中说到“现在是‘四星高照’,声色犬马”。声就是music;色就是sex;犬就是dog,宠物;马是什么呢?汽车,car。这就是现代生活,无可厚非,但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家又都很迷茫,怎么样安身立命?怎么样为人处事?中国没有《圣经》,大家就都到《论语》中去找了。但我以为今天中国最需要的,还是“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

③新京报:长期以来,我读论语,有一个疑惑,是关于《论语》的界限讨论的。我觉得《论语》作为一个修身的文本,是一套非常完美的体系,一旦它跨越了这个界限,进入了“治国平天下”这个层面,是非常要不得的东西。但这似乎是个悖论,后世人谈《论语》,津津乐道的恰恰是它“治国平天下”的功能。您怎么看?

李泽厚:《论语》奉来就是两派,曾子一派主张修身,子张一派主张治国。现在流传下来的《论语》主要讲修身,它怎么能用来治国呢?但宗教性道德会对社会性道德有范导作用。值得好好研究。

④新京报:这也是我正想说的,恰恰在过去,《论语》所表现出来的.是对于过去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李泽厚:过去两德是一个东西,不可分开。从孔子到荀子,再到董仲舒,《论语》对社会制度有建构(不只是范导)作用。儒家吸取包客了很多法家、道家、阴阳家的东西,这正是真正的儒家的特色所在,有转换性的创造,不盲目排外。

⑤新京报:您在《论语令读》中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那就是解读《论语》,第一步的工作是解构,但是只有解构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工作是重建。

李泽厚:这是很大的问题。与其现在言之凿凿地说如何重建,不如大家一起努力,尝试去做。重建的难度,在于孔子不是神,假如孔子是神,就不难了。但《论语令读》说《论语》有“半宗教性”,就是想为重建做些工作。

(文章有删改)

19.在第①节访谈中,李泽厚列举了许多人“大搞复古主义”的现象,其用意是什么?(4分)

20.请你结合第②节访谈内容,简要分析“《论语》热”出现的原因。(4分)

21.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应是记者向李泽厚提出的两个问题。请你联系上下文,将它们补上。(4分)

22.文章说《论语》是一个修身文本,但对“治国平天下”有“范导”作用。请你结合你所知道的《论语》内容,分别举一例简要分析说明《论语》对“修身”的作用和对“治国平天下”的“范导”作用。(6分)

七、(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弟子总是抱怨自己生活得太痛苦。大师吩咐弟子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它。“味道如何?”大师问。“苦。”弟子吐了口唾沫。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抓一把盐放进湖里,说:“再尝尝湖水。”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你尝到成味了吗?”大师问。“没有。”年轻人答道。大师问道:“什么味道?”弟子答道:“很鲜。”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山东高考的趋势是什么?

关于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中一题

特招生(https://www.te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关于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中一题的相关内容。

我认为并不需要讨论
就是f(0)=0,所以a=1

-1<=x<=0,f(x)=1/4^x-1/2^x
则0<=x<=1时,-1<=-x<=0
f(-x)=1/4^-x-1/2^-x=4^x-2^x
奇函数
f(x)=-f(-x)=2^x-4^x

令a=2^x,则4^x=a^2
0<=x<=1,1<=a<=2
f(x)=a-a^2=-(a-1/2)^2+1/4
开口向下,对称轴a=1/2
所以1<=a<=2是减函数
所以a=1,最大值=0

以上就是特招生为大家带来的山东高考的趋势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特招生:www.te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山东高考的趋势是什么?”相关推荐
为什么近几年高考分数线呈现出下降趋势?
为什么近几年高考分数线呈现出下降趋势?

为什么近几年高考分数线呈现出下降趋势? 界定某一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会从当年的高校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进行的。同时高考录取分数线分为省控线和高校控线,分数过了省控线不一定就能够被高校录取。一般来说,高校的录取分数都会比省控线高出不少。因为高校的录取是根据投档人数和招生计划来划定本校的录取分数线的。 今年高考的报名人数自2010年后,首次突破了一千万的大关,达到了1031

2023-12-19 01:13:04
2022广东高考排名(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
2022广东高考排名(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

2022广东高考排名 广东省高中排名2022最新排名: 一、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校址在广州市东郊石牌,是一所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的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二、广东实验中学 广东实验中学是直属广东省教育厅领导的省级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三、广雅中学 广东广雅中学是著名的重点中

2023-11-17 16:59:17
2024年高考会很难么?(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
2024年高考会很难么?(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

2024年高考会很难么? 无法确定2024年四川高考是否是最难的一年。 根据历史情况,四川高考一直具有较高的难度,要求考生具备高水平的知识水平和考试技巧。未来高考的难度可能会更高,因为考试形式将继续变革,传统的机械式填空、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可能会被更多具有探究性、应用性和创造性的题目取代,这要求考生具备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知识储备,以及更强的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考试评估标准会更加严格,

2023-11-14 00:46:44
西安的无奈高考满分作文 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
西安的无奈高考满分作文 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

2024年新高考会不会增加难度? 2024江西新高考难度会增加,但会逐年加大。 预测有3+3、3+1+2的模式,难度相当大。传统高考已成熟,学生选科有参考,教师教学有保证,学生自身高考发挥不受影响。预计2024高考人数增加,竞争更激烈,考上本科难度更大。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UnifiedExaminationforAdmissionstoGener

2023-12-13 07:32:56
2024年高考拐点 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
2024年高考拐点 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

张雪峰2024考研人数 考研指导名师张雪峰打消了大学生们的疑虑,他预测2024年考研人数可能会下降。也就是说2023年,或将成为研究生考试史上的“拐点”。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考研报名人数与高校毕业生人数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2020年-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874万、909万、1076万、1158万,相对应的考研人数分别为341万、377万、457万和474万,后者约占前

2023-12-08 15:43:26
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 2023年高考会比2024年高考简单么?
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 2023年高考会比2024年高考简单么?

2023比2024哪年高考人多 2024年比2023年高考人数多还是少,这是一个有待确定的未知问题。2023年的高考人数和2022人数相比多出了80多万。那么我们可以预测2024年的高考人数也不会低于今年。 高考选考科目调整、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高水平运动队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最近,全国各地陆续启动2023年高考报名,记者整理发现,2

2024-02-15 08:22:12
2023年数学高考难度趋势如何?
2023年数学高考难度趋势如何?

2023年数学高考难度趋势如何? 2023甲卷高考难度趋势如下: 按照目前的趋势,2023高考数学难度的很大概率会继续难下去。 以新高考一卷数学为例:首先,新高考一卷的适用地区山东、福建、湖北、湖南、江苏、广东、河北这七个省份都是教育大省,每一个省份都不是省油的灯,不可能不难。 新高考对于全国卷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在市面上看到的押题卷(尤其是最后一套)都是素养押题,而不

2023-10-21 18:58:47
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 2024年高考新政策???? 2024年高考会很难么?
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 2024年高考新政策???? 2024年高考会很难么?

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 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跟往年比差不了多少。 全国高考的难度都有普遍的提升,甲卷的作文上升到思辨类,出现了很多的题型变化,让考生措手不及,数学难度的普遍提高,国家在有意提升高考的选拔性,毕竟985的好院校不是每个人都能上的,高考题简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尤其处在向新高考转型的省份,必然在题型和难度上向新高考转变,过渡时期,并没有让高考变得简单,顺利的把

2023-10-24 0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