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白居易也是高考移民!中国古代的科举冒籍现象有多严重? 古代的“异地高考”:白居易曾跑到安徽参加科考

2024-07-28 15:33:26 | 特招生

今天特招生小编整理了白居易也是高考移民!中国古代的科举冒籍现象有多严重? 古代的“异地高考”:白居易曾跑到安徽参加科考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白居易也是高考移民!中国古代的科举冒籍现象有多严重? 古代的“异地高考”:白居易曾跑到安徽参加科考

白居易也是高考移民!中国古代的科举冒籍现象有多严重?

【本文为腾讯独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 | 裴人可 01、古今的高考移民 当下由于考全国卷的省份越来越多,高考移民的新闻再次被频频爆出。 高考移民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特色,主要指在高考中存在的录取名额多寡与录取率高低不同,造成的一种移民现象。身处高考难度大地区的学生,往往想利用政策漏洞或自身关系和势力等,移民至高考相对容易的地区,这自然招致利益受损者的反对。 其实「 ”高考移民”并非我们的高考制度建立以来才有的,自唐代确立科举制度之时,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 ”高考移民”,通常是自身学养较高的考生,去录取更容易地区参加考试,以求高中。 大家熟知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本为河南人却在相对科举相对容易的宿州考中;清代学者赵翼,本为常州人在相对容易的顺天中举,最终高中探花;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本为河南人也在顺天中举;他们都是以前的「 ”高考移民”,就连著名实业状元张骞,也曾尝试走「 ”高考移民”的路子。对古时的非法高考移民行为,有个专有名称,即「 ”冒籍”。 古代冒籍的原因大多是因地方一级考试的录取额不同,且各地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不同,造成考试难易程度也大不相同。 例如唐代长安、洛阳地区文化发达,考试难度较大;宋代则是东南的两浙路和福建路等地区难度较大,京师开封反而因解额数量甚多难度较低,引来众多士子冒籍到此考试;元代则因按民族来分配录取额,出现了 *** 冒充自己为蒙古人参加考试的奇特现象。 至明清两朝,分区取士制度已经相当发达,出现各地解额因地制宜,会试也分卷录取的制度,尽管如此,相对难度较大的南直隶(清代的江南省)、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区,仍常有士子冒籍到贵州、顺天、云南等地考试。由于科举高中意味着身份地位的提高,甚至荣华富贵也变得唾手可得。所以,虽然自古以来对冒籍考生都会有严厉的处罚,但为了前程,多少人选择铤而走险。 02、对「 ”高考移民”的争论 针对这种科举中各地难易差异,时人也都有自己的看法。首先,由于自身籍贯和所处环境所限,通常身处难度较大地区的士子自然反对这种地区差异,而身处难度低一些地区的士子认为这种制度是公平的,因为政策制定者是根据各地经济文化不同,甚至人口基数的差异,来制定录取名额的,所以也具备了一定的合理性。 这就像今天山东、河南、广东,甚至江苏、安徽、四川、湖南等省的考生,大多抱怨各自省份考好大学难度大,而北京、上海、内蒙、海南、青海等省份的考生,也都说着自家地区考大学简单的理由。 不得不说的是,古代关于各地科举难度不同的著名论战,是宋代的两位名人。正方代表是儿时就砸缸救人的司马光,认为当时应「 ”逐路取人”,符合国家的统治理念,为的是各地能政治均衡,简单点说就是无论你这个地方经济文化是先进还是落后,当地人都有相当的做官机会;反方代表则是当世文豪欧阳修,认为科举既然是国家取士制度,为了发掘更多有才之人,何不「 ”唯才是择”,依据才能定高下,岂不公平。 实际上,二人的分歧在于,司马光侧重于国家治理层面,为了维护整个国家稳定,需要保证各地都拥有一定的政治资源。欧阳修则着眼于科举这种考试制度本身,既然是取士制度,自然要追求考试的公平。可能更多人看了会赞同欧阳修的观点,但科举制度作为帝国统治的工具,只是统治的手段,目的还是维护统治,稳固地方稳定,论战的结局以司马光得势,正方获胜告终。 撇开二人的观点,有趣的是,司马光是陕西人,当时属科举难度较小地区;欧阳修是江西人,科举难度较大地区,而且欧阳修因种种原因,是在难度较小的开封地区考中的,二人观点也都多少掺杂着个人的情感和经历。 实际上关于科举取士是否要依据才能一直是科举时代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因为涉及国家管理和个人利益等诸多问题,始终无法做到绝对公平,导致冒籍一直存在。至明清,分区取士,制定严密的划分名额制度,而这也是经过了惨痛教训,最著名的莫过于明初刘三吾案。 洪武三十年殿试,结果出来后,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考中,恰巧主考刘三吾是湖南人,北方士子哗然,最终明太祖朱元璋诛杀相关人员二十余,重新举行考试,录取的六十一名进士全部来自北方。实际上当时南方人文化素养远胜北方,出现前一次的结果并非刘三吾(因年老戍边未死)等人偏袒舞弊,但也正是刘三吾案,为不久后的分卷取士奠定基础,此案也间接证明了,欧阳修的观点并不具备十足的可行性。 虽然诸多事实证明科举凭才取士很难实行,但统治阶层也一直对于那些冒籍取中之人抱有同情,因为虽为冒籍,但考中即有真才实学,尤其明清以后要想考上进士,甚至是举人,即使在最容易的云贵等地区也都近乎是百里挑一。 明朝名士沈德符在他的名著《万历野获编》中,就曾对按地区取士表达不屑,认为与元朝科举优待蒙古族而歧视汉族是一样的陋习。就连嘉靖皇帝也曾说过一句「 ”天下皆是我秀才, 何云冒籍?”。意在无论你冒籍与否,只要考中都是为朝廷所用的人才,与你在何地考中又有多少关系呢? 03、高考移民难以避免? 当今,高考移民问题再次引人发思,但由于这一困扰我们千余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加之各地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等均存在不均衡所造成,所以,想找到满足全部或绝大部分人的方案着实不易,可以推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查出的与隐藏的高考移民都将会继续存在。我们只能期待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得到完善,早日从根本上杜绝高考移民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培贵:《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2.余英时:《中国情怀——余英时散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白居易也是高考移民!中国古代的科举冒籍现象有多严重? 古代的“异地高考”:白居易曾跑到安徽参加科考

古代的“异地高考”:白居易曾跑到安徽参加科考

有些高考生不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高考,而是到另一个地域去高考,被称为异地高考。当今的异地高考,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城市新移民的子女升学障碍;另一方面还指向高考录取公平问题,因为异地高考可能会有低分录取的优势。

其实,异地高考并非当今的产物,幅员辽阔的中国在古代就有了“异地高考”。

从隋唐起,以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给了平民更多上升的机会。然而,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首都即京兆府(长安)录取的名额大大高于其他地区。

在唐代,国家级考试不分地区录取;地方考试按州的大小选拔考生,一般州的名额为两三人,而长安每次都多达数十人,甚至有时超过百人。这在柳宗元的《送辛生下第序略》可见:“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

宋代也有录取名额严重失衡的问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写给皇帝的信中说:“东南州进士取解者,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两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

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余人,是十人取一人。”意思是录取率低的州100:1,录取率高的州10:1。比例之悬殊,令人惊诧。

在录取比例悬殊的地域中,京城一直扮演着“低分洼地”的角色。以嘉佑五年(1060年)为例,首都开封府的解额(通过地方考试选拔参加国家考试考生的名额叫“解额”)是266人,而陕西只有123人,广东只有84人;而且,国子监108人的解额,并不算在开封府内。

国子监加开封府的考生,在国考中登科的人数,占到全部考生的一半左右。

在清代,顺天府(北京)的举人名额也一直是全国最高的,同治元年(1862年)顺天府的名额是185人,文化大省浙江只有152人,广东省为102人。

京城的录取名额,超过任何一个大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科举制终结。

正因为如此,有些考生就动起了异地考试的脑筋,冒天下之大不韪,到录取名额多的地方参加考试,以增加录取的机会,从而走上仕途改变人生命运。

但是,古代参加异地考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唐代,法律规定,参加科举考试的所有考生,必须要在本人户口所在地报考。

因此,异地考试只能“暗箱操作”,不被他人所知道。如中唐着名乐天派诗人白居易就是异地考试的一员。白居易的祖籍在陕西,后来迁到陕西省渭南县下邦镇。 特招生

按道理,白居易参加考试应在渭南县,但是却在安徽宣城参加考试。为何白居易要冒犯法的风险?因为安徽的录取率要比陕西高。

在古代,也有违规异地高考不用受处罚者,用现在眼光来看,大概可以算作“开后门”。唐代大诗人王维籍贯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而他却在录取率最高的京兆府参加科举考试。

原因是他具有弹琵琶才艺,在一次偶然展现才艺的时候,令某公主陶醉。公主出面疏通关系,终于使王维能够如愿以偿“光明正大”地参加异地考试。

白居易也是高考移民!中国古代的科举冒籍现象有多严重? 古代的“异地高考”:白居易曾跑到安徽参加科考

2015年北京文言文高考

特招生(https://www.te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5年北京文言文高考的相关内容。

1. 2015高考文言文17篇

《明史·李东阳传》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住京城。

四岁能写直径一尺的字,景帝召见考核他,非常喜欢,抱来放在膝上,赐给果品钱钞。后来两次奉召讲解《尚书》大义,符合皇帝心意,奉诏命进京学习。

天顺八年,十八岁,成为进士,选为庶吉士,授官编修。积功晋升任侍讲学士,充任东宫讲官。

弘治五年,朝廷因旱灾征求意见。李东阳摘录《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计几千言,把他呈献给朝廷。

皇帝称赞写得好。 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他奉命前往祭祀。

回来后上书说: 臣奉命急行,恰好遇到大旱。天津一路,夏天的麦苗已枯,秋天的庄稼没有种,拉船的人没有完整的衣裳,扛锄头的面有饥色。

盗贼遍地,青州更加厉害。南方来的人说,江南、浙东流亡的人满路都是,户口逐渐减少,军队空虚,仓库没有十天的积蓄,官员们欠缺几年的薪俸。

东南地区是财赋出产的地方,一年的饥荒就达到了这个地步;北方地区贫弱,向来没有积蓄,今年秋天再次歉收,怎么经受得起!事变的发生,恐怕不能预料。臣如果不是经过那个地方,虽则久处官府,每天审理奏疏,尚且不能够掌握其详细情况,何况陛下高居深宫呢? 臣在道路上询问,人们都说吃闲饭的人太多,国家费用无常,差役频烦,赋税重叠。

京城土木工程频繁兴建,供役军士财物与气力都竭尽了,每次遇到上京城操练,都宁不去。权势之家豪门大族,田产跨郡接县,还在不停地请求赏赐。

亲王的封国,供给达到二三十万。游手好闲之徒,托名皇亲仆从,常常在水陆要冲和都会之地大开店铺,搜刮商税。

国家建都于北方,仰仗东南地区供给,商人惊散,大都不是很小的原因。更有织造内官,纵容群小打人,闸河官吏没有不惊骇奔逃的,商贩和穷困的老百姓到处骚动不安,这又是臣亲自看到的。

民间的情况,郡县不能知道;郡县的情况,朝廷不能知道;朝廷的情况,深宫中的皇帝不能知道。开始于容易隐瞒,形成于蒙蔽。

容忍隐瞒的祸患开始很小,被蒙蔽之后祸患就很深了。臣在山东,听说陛下因灾异多次出现,敕令群臣畅所欲言,不要隐讳。

虽然诏令多次下发,奏章都陈述了,而事情关涉内廷、贵戚的,动不动就被牵制,长年累月,都被遏制罢除。臣实在担心,今天所说,又成为空文。

请求选取从前朝廷内外的条奏,详细加以选择采纳,绝对有必要施行。 皇帝赞赏叹息,都交给有关部门。

这时,皇帝几次召集阁臣当面商议政事。李东阳与首辅刘健等尽心进献忠言以供皇帝采纳,对于时政的阙失必定尽言极谏。

李东阳精于古文,内阁中奏章多交托给他草拟。奏疏发出,天下传诵。

2. 北京高考必背文言文是那几

(一)文章 1、《劝学》 荀子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4、《逍遥游》(北溟有鱼——之二虫又何知) 5、《出师表》 6、《陈情表》(伏惟圣朝——不能废远) 7 《曹刿论战》 8、《归去来兮辞》(不含序) 9、《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岂不痛哉) 10、《滕王阁序》(豫章故都——声断衡阳之浦) 11、《师说》(嗟乎——其可怪也欤) 12、《陋室铭》 13、《阿房宫赋》(嗟乎——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14、《岳阳楼记》 15、《醉翁亭记》 16。 《前赤壁赋》(壬戌之秋——托遗响于悲风) 17、《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此余之所得也) (二)诗词曲 1、《氓》 2、《国殇》 屈原 3、《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6、《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春夜喜雨》 9、《登高》 10、《琵琶行》(不含序) 11、《泊秦淮》杜牧 12、《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 13、《念奴娇 赤壁怀古》 14、《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15、《声声慢》(寻寻觅觅) 16、《钗头凤》(红酥手) 17、《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 19、《窦娥冤》(滚绣球) 20《书愤 》 21。

《沁园春 长沙》。

3. 2015高考文言文17篇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徐曰:" 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 何以不拜?" 答曰:" 偷,那得行礼!"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 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 毓对曰:"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 卿何以不汗?" 对曰:"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兄弟二人少年时就有美名,十三岁的时候,魏文帝(曹丕)听说了兄弟二人的名气,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 让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吧。" 于是下令召见。见面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他:" 你脸上怎么出汗了?" 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又问钟会:" 你脸上怎么不出汗?" 钟会回答:"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弈秋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工之侨献琴 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胶柱鼓瑟

原文

齐人就赵学瑟,因之先调,胶柱而归。三年不成一曲,齐人怪之。有从赵来者,问其意,方知向人之愚。

楚人学舟

原文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诗画皆以人重

王士禛 清代诗人

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章敦、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4. 北京高考语文必背篇目33篇都是哪些

06年是古诗文加起来33篇。

《将进酒》《兵车行》《旅夜书怀》《过秦来论》《师说》《阿房宫赋》 《卫风氓》《孔雀东南飞》(一部分) 《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一部分) 《山居秋暝》《登高》源 《锦瑟》《书愤》《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李凭箜篌引百》《过华清宫》《桂枝香金陵怀古》《一剪梅》《六国论》《游褒禅山记》(部分) 《石钟山记》《窦娥冤*滚绣球》《(前)赤壁赋》《劝学》度《定风波》好像还有一首《秋词》。

5. 北京市历年高考状元及其去向

2012年 文科:韩汝岑,人大附中,670分 理科:李泽,人大附中,712分。

2011年 理科:梁思齐 人大附中,697分(语文123,数学145,英语141,理科综合288)。文科:有三个,均为676分,均被香港大学录取。

人大附中分校的伊思昭(语文134,数学144,英语141,文综257)北京大学,北京四中的梁倩(语文:132,数学141,英语140,文综263) 师大二附中的朱竹(语文122、数学148、英语137、文综269)2010年 理科:李泰伯人大附中 703分(语文138分,数学146分,英语140分,理综279分)清华大学 文科:齐肇楠 北京五中 675分(语文142分,数学142分,英语131分,文综260分)北京大学2009年 理科:宁少阳 人大附中 703分(语文140,数学147,英语142,理综274)北京大学数学学院 文科:刘庭梅(女)101中学 688分(语文132、数学142、英语142、文综272)香港中文大学2008年 理科:胡梦萦(女) 人大附中,总分702分 香港大学 文科:丁艺莎(女) 北京四中,总分667分 香港大学2007年 理科:林茜(女)人大附中 709 北京大学 文科:张玥(女) 101中学 685 北京大学2006年 理科: 杨蕙心(女) 711 北京八中香港科技大学 文科: 何 旋(女) 672 北京二中 香港科技大学2005年 理科:田禾(女) 687 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 东直门中学 陈秀野 687 香港科技大学 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文科:易萌(女) 641 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 北京师大二附中2004年 理科: 汪涵 699 清华大学 北师大实验中学 文科: 费凡 640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人大附中2003年 理科: 肖潇(女) 693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北大附中 文科:阎天 655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北师大二附2002年 理科:陆程远 704(语文132分、数学138分、英语141分、理综293分)北京80中 文科:史晓楠(女) 646(数学和语文都是127分,英语140分,文综252分)北京4中2001年 理科:陈鑫 690分 北京80中 文科:王玥(女) 637分北京市15中2000年 理科:何润丰 683分 顺义一中 文科:权静(女) 641分 北京市80中1995年 理科:程煜(女) 满分 东北师大附中 年份 姓名 性别 分数 毕业中学 报考大学 理科2011 梁思齐 697 人大附中2010 李泰伯 703 人大附中 清华大学2009 宁少阳 703 人大附中 北京大学2008 胡梦萦 女 702 人大附中 香港大学2007 林 茜 女 709 人大附中 北京大学2006 杨蕙心 女 711 北京八中 香港科技大学2005 田 禾 女 687 东直门中学 北京大学 陈秀野 687 人大附中 香港科技大学 2004 汪 涵 699 实验中学 清华大学2003 肖 潇 女 693 北大附中 北京大学2002 陆程远 704 北京80中2001 陈 鑫 690 北京80中2000 何润丰 683 顺义一中 文科2011 伊思昭 女 676 人大附中分校 梁 倩 女 676 北京四中 朱 竹 女 676 北京师大二附中 2010 齐肇楠 女 675 北京五中 北京大学2009 刘庭梅 女 688 北京101中学 香港中文大学2008 丁艺莎 女 667 北京四中 香港大学2007 张 玥 女 685 北京101中学 北京大学2006 何 旋 女 672 北京二中 香港科技大学2005 易 萌 女 641 北京师大二附中 北京大学2004 费 凡 640 人大附中 北京大学2003 阎 天 655 北京师大二附中 北京大学2002 史晓楠 女 646 北京4中2001 王 玥 女 637 北京市15中2000 权 静 女 641 北京80中1999年 理科 杨颂 684 北京汇文中学1997年 啜玉林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 顺义县牛栏山一中 李笑 北京师大二附中1996年 理科 陈愈容 汇文中学 文科 于凡 人大附中1995年 理科 程煜 东北师大附中(同年获得吉林省中、高考状元)1977年 刘学红 北京大学新闻 和平街二中 中青在线总经理 郭方 北京大学历史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

以上,就是特招生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白居易也是高考移民!中国古代的科举冒籍现象有多严重? 古代的“异地高考”:白居易曾跑到安徽参加科考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特招生:www.te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白居易也是高考移民!中国古代的科举冒籍现象有多严重? 古代的“异地高考”:白居易曾跑到安徽参加科考”相关推荐
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代高考有哪些本质的区别又有哪些相似?
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代高考有哪些本质的区别又有哪些相似?

2009年东莞各校高考上线率 东莞中学应届考生873人,第三批A线以上入围862人,省线以上入围率98.7%;本科线以上入围828人,本科入围率94.8%。 东莞一中应届考生987人,第三批A线以上入围949人,省线以上入围率96.1%;本科线以上入围860人,本科入围率87.1%。 市实验中学应届考生1005人,第三批A线以上入围934人,省线入围率92.9%;本科线以上入围815人,本

2024-07-19 13:38:37
古代的科举状元和现在的高考状元 哪个更难考
古代的科举状元和现在的高考状元 哪个更难考

古代的科举状元和现在的高考状元哪个更难考 因为隋文帝设置了科举,然后就有了状元、榜眼、探花,当然在古代县、省的第一名都有不同的叫法,拿科举制度比较完善的明清来说,明清科举三级四试,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第一名叫案首,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第一名叫状元,如果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叫三元及第,这样的人很少的。从唐开始到清朝废除科举,能获得如此殊荣的就15人。

2024-07-15 23:06:05
从科举到高考从古至今人才是怎么选拔的
从科举到高考从古至今人才是怎么选拔的

从科举到高考从古至今人才是怎么选拔的 有本质的区别。科举与高考,分别作为传统教育与当代教育的代表,二者的对比研究,对当代教育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两者都是竞争性的公开选拔考试,只认成绩不认人。因此,科举和高考都可以选拔出文化素养较高的人才。另外,科举与高考都是国家考试,由国家举。还有,两种考试都有严密的考试程序,这些都为当代高考沿用。科举调动了民间学的

2024-07-16 08:28:49
高考离不开准考证哪种曾是古代准考证名称 古代“准考证”叫什么
高考离不开准考证哪种曾是古代准考证名称 古代“准考证”叫什么

高考离不开准考证哪种曾是古代准考证名称古代“准考证”叫什么 现在我们高考,必要证件中,除了身份证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准考证。可能很多人以为准考证只有现代才有,但实际上不是的,古代也有。那么,你知道哪种曾是古代准考证的名称吗?到底古代“准考证”叫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高考离不开准考证哪种曾是古代准考证名称 古人考试准考证 浮票。清代,当考生拿到试卷时,卷面上通常会黏贴着一张纸条,这就

2024-07-21 01:28:34
在林州高考有安阳的居住证可以报考吗
在林州高考有安阳的居住证可以报考吗

2020年林州中考录取分数线? 一中:572分(当考生分数为572分时,语数外三科总分不低于283分) 二中:457分(当考生分数为457分时,语数外三科总分不低于227分) 三中:423分(当考生分数为423分时,语数外三科总分不低于210分) 实验中学:491分(当考生分数为491分时,语数外三科总分不低于234分) 林虑中学:518分(当考生分数为518分时,语数外三科总

2024-07-22 06:29:49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进士到底有多难吗?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进士到底有多难吗?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进士到底有多难吗? 在古代走科举之路是很难的,古代的人要想考科举,首先购买书籍,还要不定期游学,这些的花费都非常的高,而且古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都不发达,如果是要买教材的话价格会很贵。很多人家都买不起书,只能自己摘抄,而且各地的学子想要考科举,就要上京赶考,到州府和省城参加科试和乡试。另外学子参加游学需要的路费和餐饮费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一般的农家本就供应不起,如果不是富家子

2024-07-23 18:30:18
异地户口可以参加高考吗
异地户口可以参加高考吗

2024年安徽高考报名时间和截止时间 2024安徽高考报名时间在2023年10月25日-29日。 1、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在学籍所在地报考,高考报名点一般为所读的中学。往届毕业生和高中阶段户籍从外省迁入的应届生在户籍所在地报考,高考报名点一般为本人户⼝所在的县(市、区)招生办公室。 2、网上预报名。网上预报名期间,考生通过考生号及初始密码登录普通高考报名系统。网上报名时,考生须认真阅

2024-01-14 12:28:07
广东参加高考的文理科考生各有多少人?
广东参加高考的文理科考生各有多少人?

广东高考军校招生计划,2019年广东军校名单及招生人数 一、2018年在广东招生的军校招生计划人数 1、经主管部门授权,人民前线联合21家网络平台发布“2018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计划”。本次发布的招生计划以省市区为单位单列,每个省市区的招生计划用一张图表呈现,区分文理科、男女生,以方便考生和家长查阅。 2、本此发布的招生计划不包含军校招收士兵学员的数据,也不包含

2024-01-22 13: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