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

2024-04-10 08:47:59 | 特招生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51010610隶属于:教育部
今天特招生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强基计划各省名额分配如下:

全国31省市总招生计划6000余人。

2022年共有39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在全国31省市总招生计划6000余人。湖北省进行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有33所,共录取303人;甘肃招生共录取考生70名;内蒙古进行强基招生,最终录取人数58人;剩余省份招生人数可在强基招生官网查询。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首先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

2、21年联考人数有望超出2020年23个百分点

第二个方面这就是从联考情况来进行分析比较:

2020年全年有两次联考日,分别是7·25和8·22两天。据悉,2020年7月25日联考的省份为天津、湖南、陕西、河南、福建、四川和内蒙古公安系统,总计 120余万考生齐聚考场 。8月22日共有17个省份参加,联考总数超216万人。因此2020年的联考总数为336万人。

而2021年的联考除了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广东、西藏【不参加】、新疆【不参加】之外,其余省份皆是参加2021的联考考试。笔者预计若本次2021年这些省份的报名人数均到场参加的话,预估有近414万参加,较于2020年增长78万考生参与考试,同比上涨23.21%。这仅是笔者的预估数字,还需要考虑那些放弃参加考试的因素在里面。

3、同一省份报名人数最大增长8万人,竞争压力明显增加

第三个方面,从同省参加考试人数的情况以作对比。前考生关注的不仅是考试试题的难度,更是关注同省份有多少竞争对手。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

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

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据2021年4月18日央视网消息:36所高校陆续发布了"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报名日期截止在4月底。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

强基计划修改学校流程是怎样的?

强基计划是国家教育部实施的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旨在推动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如果您已经报名参加强基计划考试,但想要修改学校,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下是一些参考信息:

修改学校的时间:强基计划考试报名一般是在每年的4月份进行,考试时间一般在6月或7月份。如果您想要修改学校,一般需要在报名截止日期之前联系考试机构或者考试中心,向其说明情况并提交申请,看是否可以修改学校。 特招生

修改学校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如果您已经报名参加强基计划考试,并且已经交纳了报名费用,修改学校的条件比较苛刻。通常情况下,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可能修改学校:(1)您的报名信息出现了错误或者遗漏;(2)您的特殊情况被考试机构认可,例如家庭因素、健康因素等。

修改学校的流程:如果您需要修改学校,需要第一时间联系考试机构或者考试中心,向其说明情况并提交申请。考试机构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会要求您重新填写报名表格并交纳相应的费用,然后将您的报名信息修改为新的学校。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考试机构和考试中心的具体规定可能不同,建议您在报名前认真阅读考试规定和相关通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以上就是特招生整理的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特招生。
与“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相关推荐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重庆大学强基计划2023招生人数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重庆大学强基计划2023招生人数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强基计划各省名额分配如下: 全国31省市总招生计划6000余人。 2022年共有39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在全国31省市总招生计划6000余人。湖北省进行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有33所,共录取303人;甘肃招生共录取考生70名;内蒙古进行强基招生,最终录取人数58人;剩余省份招生人数可在强基招生官网查询。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

2024-03-31 08:18:07
强基计划录取人数 强基计划各省名额分配
强基计划录取人数 强基计划各省名额分配

强基计划录取人数 2023年江苏省“强基计划”总招生人数355人中,文科考生有54人,占比15.21%。理科考生有301人,占比84.79%。 北京550人;河南400人;浙江350人;湖南330人;四川320人;湖北310人;山东300人;江苏300人;广东280人;河北270人;辽宁250人;陕西240人;安徽230人;上海220人;山西210人。 重庆210人;福建190

2024-04-08 04:42:05
强基计划哪些学校没招满 强基计划各省名额分配
强基计划哪些学校没招满 强基计划各省名额分配

强基计划各省名额分配 强基计划各省名额分配如下: 全国31省市总招生计划6000余人。 2022年共有39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在全国31省市总招生计划6000余人。湖北省进行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有33所,共录取303人;甘肃招生共录取考生70名;内蒙古进行强基招生,最终录取人数58人;剩余省份招生人数可在强基招生官网查询。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

2024-04-03 13:33:00
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各省名额 强基计划各省名额分配
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各省名额 强基计划各省名额分配

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各省名额 根据查询西安交通大学的官方信息得知,该计划目前并没有对外公开各省名额。 2023年该校强基计划招生210名。凡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助人,且符合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各省(区、市)优秀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旨在选拔

2024-03-27 09:00:42
强基计划各学校招生计划 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各省名额
强基计划各学校招生计划 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各省名额

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各省名额 根据查询西安交通大学的官方信息得知,该计划目前并没有对外公开各省名额。 2023年该校强基计划招生210名。凡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助人,且符合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各省(区、市)优秀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旨在选拔

2024-03-31 16:14:05
山东强基计划学校排名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山东强基计划学校排名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如下: 1、北京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清华大学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北京理工大学 6、中国农业大学 7、北京师范大学 8、中央民族大学 9、南开大学 10、天津大学 11、大连理工大学 12、吉林大学 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4、复旦大学 15、同济大学 16、上海

2024-03-27 09:33:43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各专业等级(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各专业等级(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各专业等级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专业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各专业等级如下: 1、A等级专业: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2、B等级专业: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 3、C等级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入

2024-04-06 18:44:09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 序号  学校名称  省市 1  北京大学  北京 2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3  清华大学  北京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5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6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7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8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9  南开大学  天津 10  天津大学  天津 11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1

2024-03-31 21: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