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外语在高考中是必考科目吗?

2023-12-29 09:21:31 | 特招生

特招生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外语在高考中是必考科目吗?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外语在高考中是必考科目吗?

外语在高考中是必考科目吗?

最近,有人大代表建议将高考外语的分值降低在一百分。其目的一是可以减轻学生负担,二是外语本身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一生都很难用到。即便出国,做中国人,讲中国话也是完全行得通,懂得基础的外语基本就足够了。
没有必要将它列为主课之一。

其实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先不说,我们日后有多大程度能够运用到英语。恐怕在多数人当中,能真正接触到外国人的也寥寥无几。即便是很多高材生,也很多没有出过国,在那些出国的人当中,也大多数都会去一些中国人多的地方,类似于唐人街之类的。毕竟在生活中用的方面太少了,大多数时候根本不需要有多么的深入,只是了解基本的语法和单词就已经足够了。

但是在我们从小到大,自从三年级之后,英语都是作为三门主课之一,在高中时,英语的分值也是和数学,语文一样占有150分。无论是考研还是在大学期间,英语都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在大学中过不了四六级,也是无法毕业的。对于我们来说,英语仿佛成为一个鸡肋,如果学的话,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如果不学的话,将会被社会所淘汰,但是很多人,一辈子可能也不会见到一个外国人。
可能辛辛苦苦自己学了半天语法,即便是外国人在交流时也不会严格的去遵循。

所以我认为英语适当的缩减分值是有必要的,但是学习英语也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完全失去了英语这一门课,那么将会造成以后只有一部分人会特意去学习那些英语,而能够单独去为了英语报班的人,家庭条件也会相对于好一些。就会造成更大的两极分化,有钱人家的家庭会给孩子继续报英语辅导班,普通人家庭却不会接受外语教育。
这样的话可能很多普通人家里就不会有人,有机会能够出国,在很多行业,英语还是必须要接触的,像一些电脑之类的专业,都需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如果彻底放弃英语这一门课,那就意味着一些高新技术行业和普通人就再无关系。

毕竟,未来的方向一定是和世界接轨的,如果想有卓越的成就,去走向世界,学习外语也是必不可少。总而言之,我们不能指望所有人,为了一个十分渺茫的目的去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斩去一些有志向的人想去提升的道路。

外语在高考中是必考科目吗?

2024年河南高考题型会变吗?

2024年河南高考题型会变。 特招生

新方案将取消文理分科,改为全科目考试,考生需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生物六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目为必考科目,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也将有所增加。

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新方案将适当降低知识性的题目数量,逐步推行能力性、运用性的题目。同时,将加强创新教育的考查,启用以非传统方案为主的现场实验、设计、论文等科目,涉及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也将有较大提升。

新方案的实施将推动高考报考策略的调整。考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能力,并进行识别自我学习、思想方法等方面的能力测试,从而寻找合适的大学、院校、专业,进一步发掘个人兴趣和潜能。

新方案的评分标准将更加公平和公正,充分满足考生的考试需求和评分标准需求。对于考生因疾病、突发情况等原因未能参加考试的情况,将给予细致且具有操作性的特殊处理,并在评分评测方案中逐步推行分年级、分艺考,分专业等考试结果口径清晰,体现全员竞争,标准透明公平。

新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全体考生以及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和动力,学生们可以在更自由的环境下发挥潜力和才华,更好地发现自我和塑造自我,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真正成为快乐的人。

高中阶段,我们或许都会把高考当做决定人生的战役,但是,或许当我们中年回首时,高考也可能就是人生中一个比较的重要的转折点罢了,人生路上像这样的转折点还有很多。

外语在高考中是必考科目吗?

天津高考英语口语考试什么时候考试啊?

口语考试时间为2023年2月25日-26日。

天津高考英语口语考试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1、自我介绍:时间为1分钟,要求举止大方、语调自信。
2、考官问答:一般为三道题,由考官提同,学生回答。
3、话题陈述:考生在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进行叙述。常考的话题有环境污染、气候现象、教育现状等。

新高考可以考两次英语吗

新高考可以考两次英语。在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可以考两次英语。考生参加两次英语考试,一次考试在三月份,另一次考试在六月份,英语成绩取两次成绩中取最高分。

新高考改革的举措

1、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
2、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以上就是特招生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外语在高考中是必考科目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外语在高考中是必考科目吗?”相关推荐
2023年高考必背篇目 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必背篇目 高考古诗文默写范围 2023
2023年高考必背篇目 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必背篇目 高考古诗文默写范围 2023

2023年高考必背篇目 2023年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有《离骚》、《诗经》、《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新高考古诗词怎么学习 高考语文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目标。能阅读浅易古诗文就是一种关键的语文能力,而能力的养成必须以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积累为基础,因此,除了通过阅

2023-11-10 04:08:59
2024高考必备72篇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2024高考必备72篇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如下: 1、高考必背古诗文之《论语(十二章)》。 2、高考必背古诗文之《劝学》。 3、高考必背古诗文之《《屈原列传(节选)》》。 4、高考必背古诗文之《谏太宗十思疏》。 5、高考必背古诗文之《师说》。 6、高考必背古诗文之《阿房宫赋》。 7、高考必背古诗文之《六国论》。 8、高考必背古诗文之《答司马谏议书》。 9、高考

2023-12-04 00:48:55
2024年高考改革物理不再是必选科目是吗?
2024年高考改革物理不再是必选科目是吗?

高考物理高频模型清单 高考物理高频模型清单里面的题型在考试中出现频率很高。 《80页高考物理高频真题解题模型》这些题型在考试中出现频率很高,只要你能在短时间内理解这些模型,并更多的进行研究和推理,对于高考中最困难的题型也能很快找到解题的思路。 有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认真听,认真记住,书中的概念,公式可以记住,但做试题、考试会觉得无从开始,归根结底,是因为你不理解解

2023-10-25 14:34:45
语文古诗(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语文古诗(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语文古诗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入亦沾衣。(唐,张继、山行

2023-11-29 21:23:20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有什么?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有什么?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 高中语文学习的范围很广,但有一些古诗词篇目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我们在学习或者在复习时首先要掌握这些必备篇目,下面是我为您整理了“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希望能帮助到您。 1、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

2023-11-23 05:12:47
高中必备高考成语_高中必备成语及解释 高考四字成语 高考高频成语及解释
高中必备高考成语_高中必备成语及解释 高考四字成语 高考高频成语及解释

高中必备高考成语_高中必备成语及解释 高中必备高考成语解析 1)味同嚼蜡:味道像嚼蜡一样。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2)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3)文不加点:文章不用涂改,一气呵成。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4)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正:掩饰;误:文章) 5)文情并茂:文采感情都非常丰富(茂:丰富、旺盛)。 6)文山会海:形容人整天到晚

2023-11-02 03:20:08
足球高考必考的项目是什么?
足球高考必考的项目是什么?

足球高考必考的项目是什么? 1、足球高考项目各省不一致,一般有:过杆射门,9s满分;25m吊准,共四个球,满分12;实战,共5min。 2、足球运动普及面广、影响力大,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拿足球作为普及项目,具有战略意义。一是通过足球普及让广大学生‘动起来’,增进体质健康、掌握运动项目、健全人格品质,为此要切实梳理、发掘和发挥足球的综合育人价值。 扩展资料: 足球高考测试

2023-11-13 05:34:56
语文高中十四篇比背古诗文言文(高考古诗词必背篇目)
语文高中十四篇比背古诗文言文(高考古诗词必背篇目)

语文高中十四篇比背古诗文言文 1.高中必背古诗文十四篇全文整理、 1、劝学 荀子战国思想家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

2023-12-01 1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