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七八届年高考是第一届吗

2025-08-06 04:00:07 | 特招生

今天特招生小编整理了七八届年高考是第一届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七八届年高考是第一届吗

七八届年高考是第一届吗

77年恢复高考。

当年的高考由各省自行命题。我在黑龙江参加了这次高考,由于考生人数较多,学校、监考、阅卷力量有限⋯故釆取初、复试方式。全省考生参加初试,达到一定成绩要求者,再参加复试。高考科目是:语文、数学、政治三门。
由于考试的初、复试都需阅卷、通知、再组织,加之当年还特别重视政审,所以77年的高考,接到录取通知书已是78年初,我们的入学也放在78年春季。
故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是:77年高考,78年人学。也即第一届是78届,高考是77年。

七八届年高考是第一届吗

七八年高考录取时间

1977年冬,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再次开启。1979年,高考时间定为7月7日至9日,除1983年高考时间为7月15日至17日之外,一直到2002年,高考时间都固定在每年的7月7日至9日。

2001年11月,历史性的转折出现。当时,正式宣布,从2003年开始,高考时间由实行了多年的7月改成6月。对于这样的变动,你知道背后的原因吗?

其实,对于将高考时间安排在7月的决定,多年以来,社会各界都存在争议。其主要的意见是7月份天气炎热,对考生考试、老师阅卷、家长照顾考生等方方面面都十分不利。而且,在我国南方的许多省份,7月洪涝和台风频发,给高考的组织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为此,就高考改期一事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中国气象局向提供了1995年—2000年期间逐年6月10日—20日、7月5日—15日全国31个省会级城市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和台风的发生频率等相关气象信息。数据显示,6月10日—20日的平均气温为23.738℃,而7月5日—15日的平均气温为25.326℃;6月昼夜温差在10℃左右,大于7月高考期间的不足9℃,台风的平均发生率和洪水发生率也比7月小。在进行了信息比对、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认定,为全国考生和与高考相关的人群考虑,将高考时间改在每年的6月较为适宜。

据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共气象服务首席慕建利介绍,虽然6月的气象灾害比7月少,但有些剧烈天气也不能忽视。6月,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江淮流域维持稳定持久的雨带,降水量大,降水持续时间较长,且常出现间歇性的阵雨或雷雨,有时还出现暴雨。另外,冷暖空气相遇会造成局地剧烈天气,产生雷暴、大风、冰雹等天气。降水和强对流天气等可能影响交通、电力、建筑物和人身安全,引发内涝、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同时,6月,台风活动逐渐增多。受台风影响,华南以及浙江、上海、山东等地的沿海地区可能出现洪涝、地质灾害、供电供水紧张甚至中断等情况。据气象资料分析,6月,各地气温快速升高,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华北、江淮、江南、华南等地高温频发。

1977年恢复高考时间是12月几号?

特招生(https://www.te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1977年恢复高考时间是12月几号?的相关内容。

恢复高考时间是1977年10月21号。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1977年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与过去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据了解,恢复高考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已经有1000多万名普通高校的本专科毕业生和近60万名研究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
1977年冬天,中国五百七十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二十七点三万人;1978年,六百一十万人报考,录取四十点二万人。七七级学生1978年春天入学,七八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 1977年,刚刚复出的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作出于当年恢复高考的决定。同年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 特招生

以上就是七八届年高考是第一届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特招生。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特招生:www.te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七八届年高考是第一届吗”相关推荐
福州七八届高考录取分数线 福州历年各中学高考升学率
福州七八届高考录取分数线 福州历年各中学高考升学率

福州七八届高考录取分数线 文446分,理378分。福建高考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如下,2018年福建本科线为文446分,理378分;2017年福建本科线为文380分,理333分;2016年本科线为文403分,理352分;2015年本科线为文462分,理410分等。其中2018年较2017年分数上涨了86分。比2016年上涨了43分。 福州历年各中学高考升学率 福州历年各中学高考升学率大约在87

2024-10-04 22:50:50
届高三皖南八校联考时间 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时间
届高三皖南八校联考时间 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时间

2021届高三皖南八校联考时间 2021届高三皖南八校联考时间为2021年11月中旬。 高三联考是高三的两所或两所以上的学校共同开展的联合考试,为高三的学子更好的进行高考模拟。 一般联考合格率都在85%以上,甚至一些省份超过90%。如果是有分本科合格、专科合格的省份,一般本科合格率在85%以上。 相关信息介绍: 2002年,教育部首批批准了22所高校进行 自主招生 选

2024-09-28 01:32:12
2023届高考生现状(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高考喜报)
2023届高考生现状(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高考喜报)

2023届高考生现状 2023届高考生现状介绍如下: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现状就是竞争相当大。 各省参加人数列举: 河南131万人,山东80万人,河北83万人,四川77万人,广东70.2万人,湖南65.5万人,广西61万人,安徽60.1万人,江西57万人,贵州47.8万人,湖北46万人,江苏40.6万人,云南38.3万人,浙江36万人,山西33.7万人。

2024-07-22 04:22:13
重庆八中高2023届高考如何?
重庆八中高2023届高考如何?

重庆2023年部分高中高考成绩 2023年重庆高中高考成绩概览</ 重庆的学府精英们在2023年的高考中展现了卓越实力,部分名校的亮点如下: 鲁能巴蜀中学</ :物理类精英班中,最高分680,90%过600分,100%升入985,冲击C9的势头强劲。历史类清美班更是亮眼,33人美术联考成绩超过240分,多名学子有望冲刺名校校考。 重庆一中&

2024-08-05 23:34:16
重庆八中高2023届高考怎么样?
重庆八中高2023届高考怎么样?

重庆2023年部分高中高考成绩 2023年重庆高中高考成绩概览</ 重庆的学府精英们在2023年的高考中展现了卓越实力,部分名校的亮点如下: 鲁能巴蜀中学</ :物理类精英班中,最高分680,90%过600分,100%升入985,冲击C9的势头强劲。历史类清美班更是亮眼,33人美术联考成绩超过240分,多名学子有望冲刺名校校考。 重庆一中&

2024-07-17 15:57:18
对于2023届高考生,还有必要复读一年吗?
对于2023届高考生,还有必要复读一年吗?

对于2023届高考生,还有必要复读一年吗? 对于2023届高考生来说,如果今年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复读仍然可以是一种选择,考生选择复读,可以给自己第二次机会,有机会通过更好的准备和应对策略获得更好的成绩。 一,在决定是否复读之前,你需要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考试成绩:评估自己的高考成绩,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如果你的成绩离目标分数相差不大,那么复读可能会有帮助。

2024-08-30 20:30:02
应届生和往届生高考录取有区别吗
应届生和往届生高考录取有区别吗

高考报名时是否必须是应届生? 复读生去报名高考如下: 在户籍所在地的有高考报名资格的高中或户籍所在地的招生办报名。 若仍在本省内的正规、具有高考报名资格的公立或私立高中复读,则可直接在学校报名; 若在本省内无高考报名资格的复读学校或补习机构复读,或在外省复读,则需要拿着相关证件到户籍所在地的招生办报名。 高考报名相关事项: 1.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2024-01-13 12:47:08
体育纳入高考跟届高一有关系吗
体育纳入高考跟届高一有关系吗

体育纳入高考跟2022届高一有关系吗 没有关系。体育高考是从2024届入学的高一生开始哦,广东省份2023开始体育高考,中国从建国当初就开始了高考政治改革,其中最著名的一项措施就是把体育也纳入了高考体制,因为那时的人们已经深刻的意识到身体的重要性,文化很重要,但是身体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了体育高考。 体育纳入高考是什么意思 体育加入高考。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6月2

2024-09-01 23: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