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3 23:31:38 | 特招生
![]()
截至2022年,已有21省市分4批分别公布了新 高考改革方案 ,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什么是新高考
1、有三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有两门限选科目,分别为物理、历史;有4门任选科目,包括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2、考生需要考三门必考科目,在两门限选科目中选择一门,4门任选科目中选择两门;
3、语文数学外语每一门满分150分,其余每门满分100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的分数计入总分,任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的方法,将分数折算后加入到总分。
新高考改革方案介绍:根据目前已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来看,大体上分为两种形式,即“3+3”以及“3+1+2”的模式。但在这两种模式之下,针对考试科目的选择与搭配,各省市又有不同的要求,并由此衍生出数十种
排列组合
方式可供大家选择。
一、第一批新高考省份(2个)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二、第二批新高考省份(4个)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附:3+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三、第三批新高考省份(8个)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本次第三批改革8省市与此前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的省份主要差异是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2选1,因为物理是高校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 社会科学类 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如果不选物理,大学理科专业将很难学进去甚至无从下手;如果不选历史,大学文科专业同样如此。
四、第四批新高考省份(7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附: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高考总分750分
“3”为全国
统一高考
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新在哪
选科模式
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大变化就是选科,传统高考以数理化、政史地划分文理科目,考生只能在这两个组合种做出选择,但是新高考改革采取“3+1+2”的选科组合,考生可以在选定物理或者历史的条件下自由选择另外两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2种组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擅长科目做搭配。
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传统高考录取依据为高考成绩,但是新高考改革则依据高考成绩和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成绩,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
情况。 统一高考成绩:就是指3+1+2的考试成绩,前面3是语文数学外语,后面是考生选择物理或者历史以及其他选考科目。 选考成绩:相当于高考,考试时间初步定在6月份。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体育成绩等)、艺术素养(艺术特长发展等)和
社会实践
。
赋分机制,排名竞争 新高考”3+1+2“模式分值计算: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制定的等级赋分方案五等级一分一档制度,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的原始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比例约为15%,35%,35%,13%,2%,最低赋分为30分,最高100分。也就是说,考生即使交白卷,按照名次也有30分的成绩。

特招生(https://www.te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5 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879数据结构考研分析/指南的相关内容。
官网链接:shuli.ustb.edu.cn/ 特招生
北科大研招网:yzxc.ustb.edu.cn/index...
24北科大数理学院非全日制招生
招生信息:
学制:2.5年制
学费:1.6W/年
专业科目:电子信息【非全日制】
考试科目:英二数二879数据结构
复试安排:面试为主,考察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知识点。
录取信息:
录取分数线:
【重要】平均分129分
报考分析:
专业课优势: 作为北京地区仅有的211高校之一,且不压分,题目简单,适合复习时间紧张的非全日制考生。
学制与费用: 2.5年制,学费1.6W/年,在非全日制中价格较为友好。
复习策略:
近年真题显示,考试主要涉及七个部分:选择、填空、判断、简答、树相关、图相关、排序相关。【匠心考研】资料全面覆盖,按资料和配套课程学习即可。
资料介绍:
知识点总结: 对大纲教材重点内容、常考考点提炼,补充教材外考点。
重难点总结: 整合重难点和典型例题,便于复习。
其他习题补充: 精选补充材料,节省复习时间。
历年真题与答案: 完整覆盖北科879数据结构历年真题及答案,官方不公布答案,极为珍贵。
其他练习: 精选其他高校真题,提高解题能力。
答疑服务: 所有问题及时解决,直至初试结束。
优势总结: 资料全面、专业、质量高,全程答疑,确保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2025新高考数理 2025 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879数据结构考研分析/指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特招生。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特招生:www.tezhaosheng.com
2023年山东高考科目 2023年山东高考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 一、语文 高考语文科考查要求: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2、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3、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
四川2025年新高考选考科目要求公布,“文科生”不再有学医机会!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近日公布了2025年新高考“3+1+2”模式的选考科目要求,标志着四川省新高考改革正式启航。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需要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四门科目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这一改革旨在提升高考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选考
2025年新高考政策 法律分析: 1.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面向全国招生高校投档录取使用。自2023年高考起,该加分项目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5分,2025年高考起调减为加10分。 2.自2023年高考起,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调整为地方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0分
24届一本线 2024届全国各省高考一本线因试卷类型和招生计划差异,分数线呈现显著不同 。以下列举部分省份的分数线: 云南 :文史类一本线为 550分 ,理工类一本线为 505分 。 广东 :历史组一本线为 428分 ,物理组一本线为 442分 。 山东 :一段线(相当于一本线)为 444分 。 湖南 :历史类一本线为
2025高考数据出炉:部分省份本科录取率差距多大 2025年部分省份本科录取率差距较大。如录取率较高的天津预计约73.13%,北京约62.6%,上海达57.9%;而录取率较低的四川省或低至26.2%,河南约34.2%,广东或降至34.6%。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考生基数差异,像河南、广东这类考生大省,考生数量庞大,在招生名额有限的情况下,竞争极为激烈。二是教育资源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拥有的院士数量是只有1个,那就是保诤,原西电校长。年轻时由大连理工大学电讯系整体迁入西军电(现西电)通信领域专家。以下是虚的双聘院士两院院士11人(含双聘院士)(保铮,雷达信号实验室;孙玉,中电54所;王小谟,电科院;于全,总参61所;张锡祥,中电29;包为民,航天一院;张光义,中电14所;沈绪榜,航天771所;周寿桓,中电11所;母国光;张明高,中电22所)。 土木工程考研结
速看!北京20多所学校高考清北人数、985/211、一本上线率等数据出炉... 北京多所学校2023年高考清北人数、985/211及一本上线率等数据概览如下 : 北京二中 : 清华北大录取率均超过30%。 655分以上选考人数占40%。 601分以上化学专业组人数超过80%。 北京五中 : 一本率接近100%。 211大学上线率达92%。
北京一本率 文科录取率达15.6%,理科录取率达32.4%。根据精英考试网查询,2023年北京高考报名总数为60638人,其中报名参加全国统考的54236人,报名参加高职单考单招的6402人。报名参加统考的54236名考生有资格竞争一本,其中,文史类考生17641人,理工类考生36595人。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为14599人,包括文史类2757人、理工类11842人。据此推算,今年高招本科一批录取
2023-12-25 15:42:14
2023-10-12 17:03:28
2023-11-30 22:03:57
2023-10-26 07:55:51
2024-01-13 02:25:19
2023-11-29 18:17:16